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安防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安防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产品技术创新持续涌现并落地,民用市场、新兴市场呈蓬勃向上态势,海外市场持续稳步推进中,并且行业发展不断孕育出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着行业的长远发展。
近期,资本市场迎来业绩披露的重要节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基本完成了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的公开披露工作。其中,安防领域的企业发展动态备受瞩目,它们的业绩表现不仅直接反映其自身经营成效,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整个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发展走向。
下面,视觉物联整理了部分涉及智能安防业务企业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从这些企业整体业绩的起伏变化、不同类型企业在市场中的差异化表现等多个维度,剖析2025年智能安防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应用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态势,进而为行业参与者提具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Q1业绩透视,几家欢喜几家愁?
据不完全统计的33家涉及智能安防业务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来看,同时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星宸科技、瑞芯微、全志科技、思特威、熵基科技、科大讯飞、萤石网络、王力安防等多家企业。
在营收方面,除了同为股份、安联锐视、英飞拓、微创光电、中威电子、富瀚微、安凯微、国科微、格灵深瞳、云从科技、达实智能、同辉信息这几家企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态势外,其余企业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寒武纪2025年Q1营收更是实现大增42倍。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同为股份、英飞拓、微创光电、星宸科技、国科微、瑞芯微、全志科技、思特威、宇瞳光学、熵基科技、科大讯飞、萤石网络、王力安防均有亮眼的表现,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思特威表现尤为突出,以高达1264.97%的同比增长率惊艳市场。
从以上数据表现,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行业内企业发展的分化趋势。在如今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格局持续重塑的大环境下,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不同企业因战略布局、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响应速度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逐渐拉开差距。因此,各企业需坚持稳扎稳打,不断优化自身竞争力,以积极、审慎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头部企业稳健前行
从本次统计的上市企业业绩表现剖析,头部企业展现出稳健而笃定的前行姿态。它们凭借在智能安防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全面且高效的市场渠道、丰富多元的业务矩阵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曲线,持续引领着智能安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方向。
其中,海康威视作为行业巨头,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增长4.01%;实现归母净利润达20.39亿元,同比增长6.41%。
大华股份也不遑多让。2025年Q1大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2.56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16.45%。
千方科技同样表现不俗,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481.99%。
芯片领域增长态势强劲
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统计成果中,我们看到了行业版图里也闪耀着亮点。比如部分涉及安防业务的国产安防芯片企业,它们凭借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市场精准布局,实现了业绩的强劲增长,为行业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例如瑞芯微,2025年第一季度,AIoT市场增长迅猛,汽车电子、工业视觉、工业检测以及各类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快速增长。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AI大模型技术开源化,为边缘、端侧的AIoT快速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基于此,瑞芯微依托并发挥AIoT核心技术、产品组合、场景应用等优势布局,以旗舰芯片RK3588超速增长带领AIoT各产品线全面保持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62.95%;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209.65%;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毛利率提升至40.95%。
全志科技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同样亮眼。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该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51.36%;实现净利润0.92,同比增长86.51%。深入剖析其业绩增长动因,全志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扫地机器人、智能汽车电子、智能投影等领域营业收入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为整体业绩的攀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第一季度思特威和寒武纪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以强劲的增长态势彰显了其在各自领域的深厚实力与无限潜力。
其中,思特威一季度业绩表现堪称惊艳,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08.94%;实现净利润1.91,同比增长1264.97%。思特威表示,今年一季度,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与多家客户的合作全面加深、产品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在智慧安防领域,公司新推出的迭代产品具备更优异的性能和竞争力,产品销量有较大的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较为显著;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等多款产品出货量亦同比大幅上升。
而寒武纪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230.22%;实现净利润3.55亿元。对于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爆发式增长,寒武纪表示,主要系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透过上述企业的卓越表现与战略规划剖析,清晰洞察到,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前沿技术持续迭代升级,并广泛渗透至各个领域。在此背景下,国内安防芯片厂商的发展战略呈现出显著的高度趋同态势,全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监控行业的深度融合与落地应用,并以此为突破口,持续拓展业务版图,深化技术积累。
与此同时,伴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深度融入AI大模型的智能终端设备不断涌现,比如AI眼镜、AI玩具、陪伴机器人等。在这些智能终端设备快速渗透至市场端的市场环境下,作为其核心硬件的芯片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商业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厂商的竞相角逐,一场围绕芯片技术的创新与市场争夺战已然拉开帷幕。
视觉IoT消费市场加速奔驰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视觉等前沿技术的持续演进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延伸视觉IoT消费类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守护家庭安全的智能摄像头、可视门铃,再到各类融合视觉技术、功能多元的创新产品,并推动着视觉IoT消费市场以其稳健且迅速的态势持续扩张,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
基于此,这一强大的市场需求驱动着各大厂商不断加大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积极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致力于推出更具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的视觉IoT消费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正如富瀚微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中透露,公司高度看好AI技术进步所催生的全新市场机会。为此,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不断丰富客户结构,力求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投入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82万元。
无独有偶,安凯微积极投身于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明确表示,正积极拓展公司芯片在更为广泛的IoT终端的适用,涵盖了智能耳机、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智能玩具/陪伴机器人、云台摄像机、智能中控屏、智慧零售终端等众多领域。
此外,星宸科技也提到,公司在承袭智慧视觉底层技术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场景耕耘、扩大生态合作,协同合作伙伴洞察客户需求,持续推出更强端边侧AI SoC产品,为智能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传感、智能车载等领域AI创新应用提供开放的、易用的解决方案,赋能各行各业,与产业共赴万亿级AI市场。
总言之,得益于人工智能、AI视觉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视觉IoT消费领域的潜在价值正被不断挖掘,其应用边界也在拓展延伸。当下,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投身于将这些前沿技术与硬件产品的高效融合,并致力于将这些创新应用转化为实际成果。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视觉IoT消费市场将迎来一场狂欢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