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滤波器研发生产商深圳新声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新声半导体)完成2.88亿元B+轮融资,本轮由洪泰基金领投,泓生资本、滕华投资、中山金控、合肥市建投、滨湖金投集团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本轮融资中,泓生资本作为老股东持续加码,彰显对新声半导体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滕华投资则能为新声半导体提供专业的资本市场战略支持,重点协助推进公司的IPO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新声半导体在本轮融资引入了重庆(洪泰基金)、合肥(合肥建投、滨湖金投)和中山(中山金控)三地国资背景基金,其中重庆与合肥依托当地高校资源,将助力新声补强研发团队,强化创新能力;中山则借助大湾区优势,推动企业产品出海及市场拓展。
230亿芯片龙头拟增资入股
同时,世运电路于8月11日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1.2亿元,联合关联方顺科聚芯及非关联方泓生嘉诚,通过增资方式共同投资新声半导体,三方合计增资2.69亿元。交易完成后,世运电路将持有新声半导体3.8238%股权。
世运电路表示,本次交易经各方协商一致,公司与本轮其他投资方均以投前估值30亿元为定价依据,对目标公司增资入股。天眼查信息显示,新声半导体成立至今共完成6轮融资。
世运电路在公告中表示,投资新声半导体的原因有二:一是在公司战略层面逐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高技术壁垒和成长性的细分赛道进行前瞻性布局,加强公司对智能汽车、AIOT等下游应用技术创新需求的跟踪与研发;二是未来有望与目标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型车载滤波器及模组化方案在行业内的普及与应用。
截至其公告披露日,交易各方尚未正式签署协议。双方计划通过跨领域技术整合与产业链协同,共同推动滤波器模组方案在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普及应用。
财务数据来看,新声半导体2024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和-2878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和-5531万元,亏损规模有扩大趋势。
2024年出货量超3亿颗
新声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3月,聚焦于5G通信射频前端芯片滤波器及模组的研发与销售,致力于填补中国在高端滤波器领域的空白。团队由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归国专家组成,于2020年8月回国启动产品研发,3个月即实现了首颗芯片的成功流片与销售。
目前,新声半导体已实现超40款不同规格中高端滤波器产品的成功流片和量产,覆盖BAW、TC-SAW、SAW、UltraSAW全技术平台,双工器(DPX)、多工器(QPX HPX等)、发射接收端(TRX)全领域,支持5G NR,并进入了三星、摩托罗拉、小米、荣耀、诺基亚等品牌手机的间接或直接供应链。
其自主研发的D-BAW结构滤波器采用双面键合工艺,性能对标国际先进产品,并通过润芯感知南昌产线实现大规模量产。同时,新声半导体还是全国首家通过AEC-Q200车规认证的滤波器企业,其车规级滤波器产品已在车载前装市场完成量产出货。
据报道,新声半导体BAW滤波器2024年出货量超3亿颗,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端BAW产品(如Wi-Fi 6.5G、N77/N79频段)及L-PAMiD模组实现量产出货,DiFEM模组商业化进程加速。
2025年8月27日,“智联潮起,追风共途——2025全球智慧物联网创新发展峰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隆重举办,汇聚政商学研多方力量,探讨AIoT领域的最新热点话题。
峰会同期举办的IOTE 2025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更是不容错过的行业全景窗口。展会现场将汇聚上千家品牌参展商,从核心芯片、传感器等关键元器件,到智能硬件、通信模组等中游产品,再到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下游解决方案,完整覆盖“AI+IoT”全产业链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