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正值第56届世界标准化日, “2025年世界标准化日・物联网湾区标准研讨会” 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汇聚深港澳三地政府领导、科研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共50余人,共同聚焦物联网产业湾区标准化建设的创新路径,携手开启标准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本次研讨会是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深圳)、深港澳科技联盟的指导下,由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主办,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数字城市产业生态联盟(香港)、深圳市物联网产业标准联盟、香港物联网商会等单位协办,形成 “政府引导、协会搭台、产学研用协同” 的格局。
政企研协同聚首,共话湾区标准新机遇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处副处长徐均伟、四级调研员郭凤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总支书记王学谦、副院长董宇涵,国家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教授王兴军,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新兴产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王益群,副所长李媛红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郑华兵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
徐均伟副处长在致辞中强调,标准至关重要,要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强化标准实施应用,推进标准国际化,同时完善标准机制。他还表示,研讨会是践行世界标准化日 “标准支撑产业创新,协同推动区域发展” 理念、落实《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的关键举措,并提出 “深化三地协同破壁垒、聚焦落地应用促产业、坚持国际接轨树标杆” 三点期望。
王学谦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是高校、政府、产业三方协同破解物联网跨区域应用难题、助力大湾区标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他还分享了清华深研院通过启动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搭建实践与创业平台、依托 “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河套工作平台” 深度参与湾区标准研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副院长董宇涵进行了学院专题介绍,他指出数据与信息研究院依托清华本部电子、计算机等学科优势,以物联网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七大学科集群为核心,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物联网技术研究矩阵;依托 RIOS 图灵奖实验室、深圳市信息安全与数字内容保护技术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在 RISC-V 软硬件生态、智能计算等领域积累的技术成果,为物联网标准的技术底座提供保障。
标准成果集中落地,产业规范迈出坚实步伐
研讨会现场亮点纷呈,多项物联网领域关键标准成果正式亮相。在团体标准发布环节,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新兴产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李媛红宣读《电动汽车充电站服务规范》发布文件,该标准将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填补湾区充电站服务统一标准的空白。
随后进行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字身份验证数据格式规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字身份验证服务规范》、《智慧城市 城市感知体系 总体技术规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电子 标识编码规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模具 标识编码规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模具 元数据》、《生理信号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电动汽车充电站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的编制单位授牌仪式,近20家企业与科研机构获颁牌匾。
专题研讨深析技术痛点,互动交流共探协作路径
标准专题报告环节,业内专家聚焦物联网核心技术标准展开深度分享。国家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教授王兴军围绕《智能终端软件安全执行环境 SEE 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
当前全球250亿物联网终端面临严峻安全威胁,而国际主流的TEE方案存在成本高、兼容性差、易受技术封锁等问题,SEE技术作为纯软件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动态信任根、后绑定机制及多层防护,实现了对手机、电视、摄像头等多类终端的适配,支持前装与后装部署,成本远低于TEE。目前该标准已在广电领域落地,联合创维、TCL、小米、海信、长虹等主流电视厂商推广,覆盖83%市场份额,完成超300万户终端升级,构建了TEE国产替代的核心技术体系,支撑千亿级物联网安全市场发展。
王兴军教授同时汇报了《AIGC 多模态水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针对AIGC内容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版权模糊、溯源困难、篡改风险,该标准突破现有单模态水印技术局限,覆盖图片、视频、语音、3D模型等全模态场景,明确水印可靠性(提取成功率≥95%、抗压缩/裁剪/录屏等攻击)、不可见性(图像PSNR≥40dB、音频PESQ≥4.0)、高效性(图像嵌入≤100ms/帧)等核心指标。标准整合近20年数字水印技术积累,其原创算法经好莱坞测试远超国际同行,可实现隐蔽标识与安全溯源,填补了国内外跨模态水印统一标准的空白,推动AIGC产业安全有序发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政务一网通行业标准代表玉朝德详细介绍了《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标准。该标准是由华为联合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及14家深港澳单位依托“湾区标准”研制计划立项,顺应工信部等部委及全国24+大中城市推进智慧城市感知建设的趋势,针对行业技术差异化大、数据互通难、运维成本高、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明确了城市感知体系物模型的总体架构、元素定义、特征列表及扩展能力,通过统一接口规范与安全等级模型实现设备互联互通与体系安全,为城市感知体系规划、设计与应用提供技术依据,助力产业从“烟囱式架构”向“平台使能架构”演进,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玉朝德还汇报了《智慧城市 城市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标准。该标准响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构建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的需求,聚焦风险难预警、跨部门指挥难协调、决策难精准、新场景上线慢等痛点,参考深圳三级联动、南通市县乡指挥中心建设等实践,明确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指挥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及数据、通信、应用、物理联动机制,将典型建设经验固化为标准。标准实施后可降低平台建设运维集成成本,推动规模化部署,实现城市管理“看得见、叫得应、管得好”,为全域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城市韧性建设提供支撑。
接着,在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新兴产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李媛红主持的互动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上述四项标准的落地难点、产业适配性展开热烈探讨。同时现场有多家企业表示希望参与标准编制,参编企业也可提前掌握标准技术方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快速适配,形成 “龙头引领、中小跟随” 的标准化落地生态。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湾区标准的交流盛会,更是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推动产业协同的新起点,让物联网产业在统一标准下高效发展。未来,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更多物联网领域湾区标准出台,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会名录
香港代表:
燕 丽 数字城市产业生态联盟(香港) CEO
邱 红 数字城市产业生态联盟(香港) 销售总监
游来勇 龙杰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运营官
何竞翼 奥泰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陈文宣 中国物联网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
李亦然 香港浸会大学 助理教授
徐 亮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 科创管理部经理
胡婧婷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科创及数智化部 研发合作经理
澳门代表:
赵观宇 澳门未来智慧城市研究会 理事长
梁加达 炎黄集团有限公司 CEO
熊 纳 中国收藏网 董事
源伟超 捷能㕑具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德灵 智研社广东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总监
内地代表:
徐均伟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处 副处长
郭凤秋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处 四级调研员
王学谦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 院总支书记
董宇涵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 副院长
王兴军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教授
王 丽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教师
王益群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所长
李媛红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副所长
赵 龙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研究员
谢 玲 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 董事
玉朝德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政务一网通行业标准代表
苏 禹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副教授
郑华兵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 秘书长
刘 琪 深圳市智慧城市通信有限公司 部长
王永庆 广东见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黄 腾 深圳福田供电局 营业部主管
郭 超 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保主管
彭 科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事业部副总经理
吴莲萍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 产品线总监
代勇盛 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四分公司总工程师
吴 瑶 蜂助手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总工
钱 劲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标准总监
陈晓彬 深圳市众信电子商务交易保障促进中心 副理事长
何熠宏 深圳市高新企业数字化学会 秘书长
申华兵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部长
张正军 深圳市新诺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副总
蔡红斌 德微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张梦漩 深圳市宝建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许容枝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聂艳梅 深圳市众信电子商务交易保障促进中心 市场部助理
陆 琰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福田分公司 解决方案经理
牛祥华 深圳中集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运营
吴元飞 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T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