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技术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10月24日,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2025安凯微电子开发者技术论坛(ADF 2025)在广州安凯微电子H大厦隆重拉开帷幕。
此次论坛以“从多媒体到多模态,从智能硬件到智能体”为主题,吸引了学界专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深耕智能硬件与边缘计算领域的开发者们齐聚一堂,围绕多模态、智能体两大核心方向,深入研讨边缘智能领域的技术前沿与产业落地。

多款芯片新品齐发,构建全链路产品矩阵
在2025安凯微电子开发者技术论坛上,其最大亮点莫过于安凯微发布的多款高性能芯片解决方案。于论坛之上,安凯微董事长胡胜发博士集中发布了5款12颗芯片新产品,全面彰显了公司在物联网芯片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以及深厚的技术实力。
AK39AV130多目智能摄像机核心SoC芯片系列采用双核CPU架构,并搭配0.3TOPS NPU。该系列芯片性能强劲,能够支持最高3MP@30fps高清摄像、最多4路摄像头;同时,该系列芯片还支持AOV功能,拥有单目整机平均功耗小于30mW的超低功耗表现。
KM02G是一款专为AI拍照眼镜、运动相机定制的摄像机核心SoC芯片。它具有尺寸小、性能高等显著特点,采用双核64位RISC-V架构,内置1TOPS NPU与1Gbit DDR3L;同时,该芯片集成了安凯微第五代ISP、自研IPU等先进技术,支持畸变校正与防抖算法,能够实现超高清图像处理以及多模态传感输入。
AK2659视觉处理芯片集成双核960MHz CPU、1TOPS NPU、安凯微第四代ISP、自研IPU等,支持人脸、掌静脉、手势识别及人形跟踪等多种功能。
AK1090蓝牙音频芯片系列支持蓝牙双模,集成了安凯微自研的双MIC AI ENC降噪模块。此外,该系列芯片采用低功耗设计理念,能够很好地适配OWS耳机、AI眼镜等各类穿戴设备。
AK5301高效率MPPT充电芯片,集成3A同步开关充电器,支持MPPT功能,其充电效率达93%,能够为户外摄像机、便携设备等提供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从年初至今,安凯微在芯片发布上持续发力,已成功推出三款芯片产品,分别为KM01A低功耗AOV摄像机核心SoC芯片、KM01W低功耗双频WiFi6摄像机核心SoC芯片以及AK1037低功耗锁控SoC芯片系列。
而伴随着此次论坛新产品的正式发布,安凯微在2025年已累计推出8款共计16颗芯片,产品矩阵全面覆盖视觉处理、音频交互、智能物联、电源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全方位助力安凯微实现从“多媒体”到“多模态”的跨越式发展,从“智能硬件”到“智能体”生态的深度进军。
智能体生态的构建,技术的有效应用与落地是关键支撑。在论坛现场,胡博士详细介绍了7种基于本年度新推出产品且融合特色应用场景的实例。
AOV²超低功耗监控方案:该方案通过KM01A/W与AK1090的组合,成功打造出可实现视频与语音始终在线(Always On Video/Voice,简称AOV²)的设备,为监控领域带来全新的低功耗解决方案。
太阳能户外摄像机方案:此方案将KM01A与AK5301相结合,构建出基于绿色能源的无线连接户外摄像机,有效拓宽了物联网设备的部署边界,为户外监控提供了更环保、便捷的选择。
AI智能眼镜全系列方案(3个特色应用场景):基于KM02G与AK1090,分别展示了覆盖AI拍照、AI音频、AI投影的三种眼镜形态。该方案涉及视频、音频、无线连接等多个领域,在尺寸、功耗等方面属于业界领先水平,充分彰显了安凯微在智能体生态领域的全面布局。
低功耗、高性能人脸掌静脉指纹识别半自动锁方案:通过AK1037与AK2659的协同工作,该方案实现了人脸、掌静脉、指纹等多种生物识别方式集成于一体的低功耗、高安全性半自动智能锁解决方案,为门锁安全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AI桌面机器人方案:该方案李利用AK1037实现灵动屏与马达控制,结合AK2659的手势识别与人形跟踪能力,生动展现了智能体在交互式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潜力。
大咖论道,共探多模态与智能体落地路径
如果说芯片新品是论坛的“硬核”展示,那紧随其后的技术前沿探讨,则是一场指向未来的“智慧风暴”。
近年来,在AI技术的快速演进下,多模态感知与Agent智能体正成为产业落地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着各行业朝着智能化、高效化、个性化方向加速迈进。本次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IEEE Fellow、安凯微电子首席科学家张长水,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研究中心讲席科学家、IEEE Fellow、视启未来创始人张磊,以前沿视野为舵,以深度洞察为帆,就多模态数据与智能体、智能物联网等发表主题演讲,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知识盛宴。
在《多模态与智能体》报告中,张长水博士深入剖析了AI从“专用”迈向“通用”的演进逻辑。他指出,以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凭借“单模型解决多语言任务”范式和提示学习技术,打破了传统NLP领域“一任务一模型”模式;而视觉、听觉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正朝着通用模型方向突破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DINO-X模型。张博士进一步强调,语言在信息传递和表达方面有局限,未来多模态融合技术或成构建智能体基础。大模型是智能体的“大脑”而非智能体本身,智能体是具备自主执行能力的系统。当前技术虽有突破,但距离大规模普及落地。基于此,安凯微也将以芯片解决方案为支撑,与开发者共同探索智能体的落地与普及。
而张磊博士在《从检测走向通用感知:重塑智能物联网的眼睛》演讲中深刻阐述了视觉大模型将成为多模态智能体的重要基石,而视觉感知则是搭建环境理解型智能物联网的关键支撑。他介绍了其团队在IDEA研究院的研发成果——DINO-X通用视觉大模型(后由视启未来承接)及其落地优化方向,并演示了模型功能、应用及端侧多模态场景视频。张磊博士着重强调,像DINO-X这样参数规模小、端侧部署潜力大的通用视觉模型,有望成为物联网及边缘端智能体的“视觉大脑”,赋予其开放世界目标检测等核心能力,助力其在等多场景完成复杂的感知与决策任务。同时,兼具“通用性”与“可定制性”的大模型,赋能设备实现通用感知的飞跃,也能为专业场景快速适配。视启未来作为安凯微牵头投资孵化的视觉大模型企业,也将积极参与智能物联网生态的建设,加速视觉大模型在边缘端的落地。
除此之外,论坛还精心组织了两场圆桌论坛,广邀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代表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把脉技术演进与落地之路。
在昊辰资本管理合伙人汤涛主持的《多模态与智能体离我们有多远?》的圆桌论坛上,熵基科技董事长车全宏、慧为智能董事长李晓辉、杉海智能总经理周大林、视声智能董事长朱湘军、殷泊信息科技CEO鲁为民等5位产业界资深人士,围绕多模态技术与智能体应用的落地实践、潜在挑战及终端演进趋势展开深入探讨。他们普遍认为,多模态大模型虽已“遍地开花”,但在专业领域仍需“精耕细作”。在此进程中,数据是智能体落地的胜负手,而端侧部署的核心挑战在于算力与功耗的平衡。

而在安凯微物联网摄像机事业部总经理葛保建主持的《大模型在智能视觉行业的应用》的圆桌论坛上,技威科技董事长陈文浩、九安智能董事长李沅、宏视电子董事长陈少能、第四范式微克科技副总经理曾青、云知声销售总监冯祥就大模型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前景进行讨论。他们共同指出,大模型已展现出变革性力量,正驱动传统安防等行业进入智能化的“黄金时代”,并催生AI眼镜等新兴终端形态。但大模型的潜力远未释放,仍需深入各行各业的实际场景进行价值深挖,才能为各方创造价值。

生态共建,携手共创“芯片+场景”融合闭环
技术的有效落地,离不开生态伙伴在应用场景层面的深度挖掘。在本次论坛上,共有6家合作伙伴发布了其采用安凯微芯片与方案的新品,构建了从芯片、系统方案到终端形态的闭环生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安凯微芯片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场景以及强劲的发展潜力。
具体来看,各合作伙伴的成果精彩纷呈。第四范式集团发布了基于安凯微方案的1300万像素AI智能眼镜,实现看得清、看得稳的体验升级;海鑫智圣发布了与安凯微产品适配的大模型方案,为相关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九安智能带来了基于安凯微方案的AOV摄像机与智能门锁方案,在安防领域展现创新实力;浩声科技推出了基于安凯微方案的AI骑行眼镜,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便捷的智能服务;鼎尚美电子发布了基于安凯微芯片的AI耳机,打造沉浸式的音频体验;几维信息科技则推出了基于安凯微芯片的智能门锁方案,为家居安全保驾护航。
除了新品发布环节亮点十足,本次论坛还有20家合作伙伴在展厅集中展出了他们的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进一步丰富了“芯片产品+场景应用”联动协作成果,让参会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科技融合的魅力与潜力。
写在最后
以“芯”赋能,共赴智算未来。2025安凯微电子开发者技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安凯微在多模态与智能体领域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标志着行业在端侧智能化部署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生态的日益完善,多模态与智能体的落地应用前景愈发广阔,智能硬件行业也将借此迎来全新的增长契机。展望未来,安凯微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拓展技术边界,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全力加速智能应用落地,共建AI新时代。
视觉物联生态圈已开启产业交流群,欢迎对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相关产业群聊,一起交流分享最新动态与前沿资讯。

延科 18922857775
扫码添加微信
加入相关产业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