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初入职场之际,专业安防也在悄然退场。
刚落幕的CPSE安博会上便可以管中窥豹。曾经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行业风向标已经不复存在,一眼望去近乎全是4G太阳能摄像头,毫无创新可言,昔日专业安防的势头一去不复返。
取而代之的,是各大展位卖力吆喝的主播,面向普罗大众的消费类摄像头、运动相机、宠物喂食器和可视门铃等产品活跃在展台中央和各大直播平台,让安全防范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不再是与普通民众脱节的技术产品。
与此同时,展会现场随处可见海外买家,展商多采用双语进行产品展示,部分展位更仅用英文呈现,现场黑、白、黄三种人汇聚一堂,真正让安博会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行业聚会,而非国内玩家自嗨的盛宴,也侧面彰显了当前出海的必然性。
或许,再将这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仅定义为“安防”已经有失偏颇。
消费市场爆发式增长 全国城镇家庭智能视觉设备比例达38.7%
展会的风向转变,背后是消费端视觉IoT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从市场体量来看,消费市场增长已进入快车道。
根据博研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市场规模已达752亿元,同比增长16.59%,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858亿元,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速。
消费端的渗透速度同样惊人,截至2024年底,全国城镇家庭中至少配备一款智能视觉设备的比例已达38.7%,一线城市更是突破52%,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增速高达23.8%,远超一二线城市的14.2%。
从产品结构上来看,智能摄像头仍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占比约63%,可视门铃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而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的家庭机器人增速最快,年增长率有望达到28%。
在价格带竞争方面,则呈现明显的海内外差异。海外市场形成高低端双线竞争,10-26美金低端产品陷入价格战,高像素、多目高端产品抢占技术高地,中端市场存在明显空白;国内市场则呈现高端化升级趋势,500元以上具备AI分析能力的产品销售额占比已达41.3%,用户愿为精准解决痛点的功能买单。
端侧设备算力和技术提升 从“看得清”向“看得懂”升级
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核心支撑,当前终端设备正从“看得清”向“看得懂”全面升级。
今年以来,包括瑞芯微、全志科技、飞凌微、安凯微、北京君正、星宸科技等企业,纷纷发布端侧AI视觉芯片,拥有强劲算力、AI-ISP技术、动态拼接、防抖、超级编码技术等性能,不仅赋予设备强大的图像语义理解能力,而且让设备在暗光、逆光等复杂光线环境下也能输出清晰稳定的影像,推动终端设备从“看得清”向“看得懂”升级。
在技术架构层面,行业正从硬件孤立走向边云协同。边缘端负责实时处理人脸检测、行为识别等任务,响应延迟控制在毫秒级,云端则承担模型训练、全局数据分析和系统优化,这种混合架构使系统可用性保持在99.8%以上。
多模态融合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视觉传感器与声音、温度、生物识别设备深度集成,以火灾检测为例,通过图像、温度、气体传感数据综合判断,可将误报率降低80%以上。
2026年趋势前瞻 场景深耕与全球化布局双线并行
基于当前的市场基础与技术积累,2026年视觉IoT市场将呈现多维度发展趋势。
国内市场将持续向场景化、细分化深耕。除传统家庭安防外,健康监测、情感交互、节能联动等功能正被整合进视觉终端。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市场加速渗透,智能家居配套率提升与电商促销共同刺激下沉市场需求,成为规模增长的重要支撑。
海外市场成为增长第二曲线,区域分化特征明显。东南亚、欧洲市场增速领先,年增长率分别达45%和38%;跨境电商与本地化服务体系成为出海关键,企业纷纷布局亚马逊、Lazada等线上渠道,同时在核心市场设立区域服务中心,提供多语言客服和本地化售后。
端侧AI算力将持续提升且成本下降,推动智能化普及。更多芯片厂商将推出高性价比的端侧NPU芯片,支持更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使中端产品也能具备精准的行为分析、多目标识别能力,加速从“能看”到“能理解”的跨越。
多模态融合与系统自主化成为长期方向。未来视觉IoT设备将整合更多传感维度,实现跨模态数据的深度推理,从反应式系统向预测式系统转变,能够提前预警风险并自主采取行动。微服务架构与容器化技术广泛应用,提升系统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支持快速迭代升级和故障自愈,降低运维成本。
与此同时,行业将逐步建立统一的技术接口标准,促进不同品牌设备的互操作性,同时通过数据治理架构优化,例如分层存储、数据湖技术等,实现视觉数据的高效利用与安全管理。
2026消费市场调研报告启动 赋能行业精准决策
从专业安防的式微到消费市场的异军突起,从端侧算力的突破到全球化布局的提速,2026年视觉IoT消费市场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企业需要看清出海的机遇与风险,投资者亟待捕捉细分赛道的潜力标的,渠道商渴望找准选品的核心逻辑——这些行业痛点,正是我们启动《2026 AIoT视觉消费市场调研报告》的初衷。
这份报告将全景呈现海内外市场格局,深度拆解高低端分化下的竞争策略,挖掘场景化创新的增长机会,解析技术迭代的核心方向,希望能成为行业的晴雨表,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可落地的决策参考。目前调研报告已正式启动,后续将通过实地调研、企业访谈、数据复盘等多维度,打造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的行业指南。

视觉物联生态圈已开启产业交流群,欢迎对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相关产业群聊,一起交流分享最新动态与前沿资讯。

延科 18922857775
扫码添加微信
加入相关产业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