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保障全国学生的出行安全,印度将推出覆盖全国的RFID校车追踪系统,通过整合先进技术实现对校车的实时监控与精准管理,这也是印度首次采用全国统一的电子系统追踪校车动态。
该系统由印度消费者事务部下属的印度标准局牵头推进,核心亮点在于多技术的深度融合。系统集成了RFID读卡器、GPS定位装置、GSM通信模块及基于IP技术的摄像头,能够自动记录学生上下车的准确时间,并通过专属数字平台将这些关键数据实时同步给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家长,让双方随时掌握孩子的行程动态。

此次举措的推出有着明确的现实需求和参考基础。根据2024-25年度经济调查数据,印度现有2.48亿学生就读于147万所学校,学生出行安全保障任务艰巨。而美国、中国、新加坡等国家已广泛应用类似的RFID和GPS 校车追踪系统,且在提升学生出行安全性方面成效显著,为印度提供了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目前,德里、孟买、班加罗尔、海得拉巴等印度主要城市的部分私立学校和高端学校,已各自使用基于GSM或GPS的跟踪系统,此次国家标准的实施将推动这类系统在全国教育领域实现统一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作为物联网技术在教育安全领域的重要应用,这套标准化智能运输系统不仅能实现校车行踪的实时追踪,更能通过数据化管理形成全流程安全闭环。未来,随着该系统的全面落地,印度学生往返学校的途中安全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为全国教育系统的安全运行增添重要屏障。
RFID校车追踪系统如何工作
RFID校车追踪系统的工作核心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与数据传输网络的协同,实现对校车行程和学生上下车状态的全程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是RFID标签,这些小巧的标签会集成在学生校卡或直接安装在校车上,每个标签都带有唯一的识别码,对应学生的个人信息或校车的专属编号,相当于各自的 “电子身份证”。
在校车车门、校园出入口以及路线中的关键节点,会安装RFID读写器。当学生持校卡靠近车门读写器时,设备会快速读取标签信息,自动记录下学生的 ID、上车时间和所乘校车编号,完成上车签到;下车时同样通过刷卡完成签退,读写器会同步记录下车时间与地点。校车上还会配备结合 GPS 定位的读写设备,既能持续扫描车内标签确认学生是否在途,又能实时采集校车的位置数据。
这些采集到的身份信息、上下车记录和定位数据,会通过4G/5G或Wi-Fi网络实时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学校管理人员和家长可通过电脑客户端或手机 APP 登录平台,随时查看校车的实时位置、行驶轨迹,以及车内学生的名单和上下车详情。一旦出现学生未刷卡上下车、校车偏离预设路线、超速行驶等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触发预警,通过短信或 APP 推送通知给相关人员,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RFID还能在哪些方面助力智慧校园
RFID技术还能在身份管理、资产管理、教学服务等多个核心场景助力智慧校园,大幅提升校园运营效率与便捷性,具体如下:
校园身份认证与出入管理:RFID标签可集成在学生证中,替代传统门禁卡、图书证等多重证件。学生和教职工刷证即可快速通过校门、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场所的门禁,系统自动记录出入时间,实现精准权限管控。针对访客,可发放临时RFID访客卡,限定活动区域和有效时长,结束后可回收或远程注销,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教学与考勤智能化:课堂上,教师通过教室门口的RFID读写器,自动完成学生到课考勤,数据实时同步至教学管理系统,无需人工点名,节省课堂时间。在实验课或实训场景中,学生领用实验器材时,通过RFID标签记录领用信息,归还时系统自动核验器材完整性,避免丢失或损坏;同时可追踪器材使用频率,为教学资源调配提供数据支持。
校园资产管理与溯源:对于电脑、投影仪、实验设备、图书等校园资产,粘贴RFID标签后,可实现资产的快速盘点与定位。管理人员通过手持读写器或固定读写设备,能批量读取资产信息,无需逐件核对,大幅提升盘点效率。若资产被擅自移动或带出指定区域,系统可触发预警,同时标签存储的使用记录的,方便追溯资产流转轨迹,减少资产流失。
校园生活服务优化:在食堂就餐时,学生可通过RFID学生证直接刷卡支付,无需携带现金或手机,支付过程快速便捷,避免排队拥堵。宿舍管理中,除了门禁功能,还可通过RFID记录学生晚归、未归情况,自动提醒宿管人员;同时可关联水电使用数据,实现水电费用的自动结算与查询。此外,在校园停车场,RFID 可用于车辆自动识别,实现教职工车辆快速进出,无需人工登记。
RFID世界网现已开启产业交流群,欢迎对RFID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RFID产业交流群】,一起交流分享最新动态与前沿资讯。(添加微信时备注:加群+公司名称和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