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国研究认为,使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作货物追踪,比起使用全球卫星定位(GPS)等便宜得多,再加上美国等进出口大国对以RFID作保安的货柜有通关优待政策,每个货柜可节省一千二百美元。有科技界人士表示,为确保进美货柜安全,政府应考虑规定所有抵美货物以RFID等科技记录行踪。
美国商业科技顾问公司A.T.Kearney较早前访问了二十五家最大的消费品、化工品、汽车及高科技产品出入口商的高层人员。受访者认为,以RFID辅助航运,可在货柜保安和供应链管理两大方面节省开支,主要是因为RFID令航运及通关过程更具透明度。
受访的付货人表示,在RFID流行后,在货柜的铅封里加入自动射频RFID卷标,令货柜经过码头、称重站和其它各停留点时将被记录,付货人与供应链管理伙伴都能对货柜的位置和状态一清二楚。RFID货柜追踪有助减少库存量、降低行政费用和防盗,合共每柜可节省一千二百美元。
受访人士特别指出,使用RFID追踪方法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便宜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RFID货柜在美国海关的「海关贸易合作反恐计划(C-TPAT)」中将会得到优待。该计划由美国政府与国际性付货人合作。若货柜通关时符合C-TPAT的保安指引,美国海关就会对该货柜进行较少的检查。使用RFID及类似电子货柜追踪科技的货柜有如得到「绿色通道」待遇,过关加快所提升的生产力,可能足够弥补使用RFID的成本。
现时已有数家航商参与了RFID货柜保安的试验。由多国政府和商界合作的「聪明安全贸易线(SST)」先导计划,使用装有自动RFID感应器的货柜门栓,在国际海运航在线提供保安和实时可视性。SST系统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美国安装,至目前为止约有二千个货柜被运送。
A.T.Kearney预计,在未来三年,最大的进出口商会逐步要求货代和付货人在远洋航运中应用RFID追踪货物。报告说:「虽然现在仍在推广RFID认知的阶段,但众访问对象都认为大规模地应用RFID追踪货柜可在一至三年内实现。
但美国电子科技市场顾问公司ABI Re-search认为,没有政府强制推动,RFID或GPS等货柜追踪科技都不会真正流行,因为航运供应链中有很多参与者,不少都会互相推卸责任,不会自行在自己的供应链中使用货柜追踪科技。
美国海关两周前宣布,最快在本月底推行C-TPAT升级计划,合符保安指引的货柜抵美时或毋须经海关检验即可过关,或至少保证货柜最快放行。要合符指引,付货人一定要确保货柜在出发之前门栓已经装有可以侦察并记录所有意图开柜动作的科技设备,RFID感应器是其中之一。
ABI Research认为,由于C-TPAT只属自愿参与性质,只有诱因,不能迫令电子追踪货物量大大增加,对保障美国的供应链安全没甚帮助,建议美国政府立例规定使用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