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建立21世纪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浅谈日本u-Japan及韩国u-Korea战略
作者:信息网络
时间:2007-03-04 11:42:17
建立21世纪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浅谈日本u-Japan及韩国u-Korea战略
关键词: 系统集成

   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日益广泛的信息化带来了许多新的生产模式和生活理念。如今人们对于电子邮件(E-mail)、电子商务(E-business)、电子政务(E-government)等“e”化事物早已不再陌生。而科技的进步永远能够不断带来惊喜,随着无所不在的计算技术(ubiquitous computing)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人们开始考虑用“u”(ubiquitous,意指“无所不在的”)来取代原先的“e”,描述21世纪“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从“e”到“u”看上去只是一个名词的改动,却蕴含了整个战略框架的深刻转变。无论是理念、目标还是路径,“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都为人们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社会愿景。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它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也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的重视。日本和韩国就是其中的先行者。

  日本和韩国在2004年都推出了下一步国家信息化战略,分别称作u-Japan和u-Korea。日本政府的u-Japan计划着力发展Ubiquitous Network和相关产业,希望由此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在2010年实现“无所不在的日本”(ubiquitous Japan)。而韩国的信息和通信部(MIC)则专门制定了详尽的“IT 839战略”,重点支持Ubiquitous Network。总统卢武铉更是u-Korea计划的积极倡导者,他期望通过政府与科技、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和艰苦实践,在自己第二届任期届满时(2007年)使韩国能够达到u-Korea的目标。

  可以看出,日韩两国“u计划”的战略目标非常相似,推出的时期也几乎相同,并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下一步国家信息化战略。从“e”到“u”的产业演进思路和背景怎样?信息化产业与社会共荣又应如何协调体现?本文将通过对u-Japan和u-Korea的分析和归纳,从中借鉴他国的一些宝贵经验。

“Ubiquitous Network”的由来

  英文单词“ubiquitous”来源于拉丁语,意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国际信息产业界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是已故美国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的Mark Weiser博士。他在1988年第一次提出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Mark Weiser博士认为“电脑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它存在的时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而他认为这样的时代即将到来。其后,依据Mark Weiser博士的概念,日本学者衍生出了Ubiquitous Network(无所不在的网络)的概念,认为人们在不意识到网络存在的情况下,能随时随地地通过适合的终端设备上网并享受服务。作为一个IT新术语,“无所不在的网络”是一个IT环境,它需要同时满足三个要求。第一,无论在何处使用,无论使用模式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它都能提供永远在线的宽带接入;第二,“无所不在的网络”不仅能够连接通用的大型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也能连接移动电话、PDA、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数字电视机、信息家电、RFID标签以及传感器等各种信息设备,这些设备通过IPv6协议连接到网络中:第三,“无所不在的网络”能够实现对信息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处理文本、数据和静态图像,还能够传输动态图像和声音。它能够实现安全的信息交换和商务交易以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从上述可知,“无所不在的网络”是一个IT应用环境,它是网络、信息装备、平台、内容和解决方案的融合体。《在日本建立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一文的作者Teruyasu Murakami指出,应从三方面推进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的实现。

  首先,应当建立、形成一个全新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体系构架下,无论使用者是在电脑前、厨房里、还是在便利店购物,或是在火车站候车,他都能通过便利的方式连入网络。换句话来说,“无所不在的网络”在固定宽带接入的基础上加入无线和移动功能,为用户提供完善、丰富的接入手段,使网络能够随时随地地被用户使用。

  此外,除了建立一个无所不在的基础网络,还需要其他辅助设施的支撑,包括终端和平台。在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里,终端将是形态多样、功能丰富、携带方便并具有一定智能的。它们是用户与无所不在的网络交互的直接界面。“平台”则是指一些应用设施,完成诸如用户认证接入、网络交易安全认证等功能。

  有了前两部分的基础,就可以进入无所不在的网络应用了。这是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的最高层次,也是最终目的所在。这些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品质,为现有的数字化内容开拓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也能引发出新的终端使用形态,扩展原来的IT价值链,形成增值应用;还能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数字服务领域,从而满足人们对诸如医疗保健、教育、娱乐、家政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u”计划的产生背景

  虽然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起源于美国,但ubiquitous computing却是由日本最早提出的。日本在战后注重科技发展,强调科技强国。在工业时代日本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在信息技术时代日本也希望继续保持这一优势。2000年日本政府首先提出了“IT基本法”,作为日本所有IT政策的基础,其后由隶属于日本首相官邸的IT战略本部提出了“e-Japan战略”,希望能提升日本整体ICT的基础建设。“e-Japan战略”的目标是希望能于2005年在全日本建成有3000万家庭宽带上网及1000万家庭超宽带(30Mbit/s-100Mbit/s)上网的环境。此项目标在2003年提前实现。但宽带的实际使用却不尽人意,DSL、cable和FTTH的实际使用分别只占到设施能力的30%、11%和5%左右。

  随后,日本的IT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重点是加强ICT的应用及深化。2004年3月日本总务省召开了“实现ubiquitous社会政策”恳谈会,并于同年5月向日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正式提出了以发展ubiquitous社会为目标的u-Japan构想。在总务省的u-Japan构想中,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Anytime,Anywhere,Anything,Anyone”都可以上网的环境。此构想于2004年6月4日被日本内阁通过,而且在总务省提出的年度ICT发展策略——“平成17年度ICT政策大纲”中将u-Japan正式列为重点发展的项目。

  韩国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韩国是目前全球宽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同时它的移动通信、信息家电、数字内容等也居世界前列。面对全球信息产业新一轮“u”化战略的政策动向,韩国制定了u-Korea战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韩国信通部推出IT839战略以具体呼应u-Korea。

  韩国信通部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人本主义:IT839战略》(Humanism in the Digital World:IT839 Strategy)报告中指出,“无所不在网络社会将是由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它领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在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中,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u-Korea意味着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于产业和经济的增长,而且在国民生活中将为生活文化带来革命性的进步。”由此可见,日、韩两国各自制定并实施的“u”计划都是建立在两国已夯实的信息产业硬件基础上的,是完成“e”计划后启动的新一轮国家信息化战略。从“e”到“u”是信息化战略的转移,能够帮助人类实现许多“e”时代无法企及的梦想。

“u”计划的内容及精髓

  在日、韩两国的“u”计划中,研究与应用、技术与服务、信息产业与整个社会生产之间联系紧密且相互支撑。早在1992年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就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NII”,即后来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由于那个时期全球的基础网络还很薄弱,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数字交互网络。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全球的通信网络日渐发达,“u”计划应运而生。“u”计划显现出国际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乃至与信息相关的社会问题等被高度整合,融为一体。这也正是“u”化战略的核心之一。

  u-Japan的目标是到2010年把日本建成一个充满朝气的国家,使所有的日本人,包括儿童和残疾人,都能积极地参与日本社会的活动。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创建一个新的信息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许多社会经济活动将得到网络的大力支持。如果说原先的e计划主要是着眼于技术的话,u计划将会对社会投入更多的关注。把社会问题作为技术发展的导向,从社会的各类应用需求去考虑未来信息社会的构架,这是e到u的重要变化之一。

  在u-Japan中,u的理念又被细化为三方面:普及(universal)、面向用户(user-oriented)以及独特性(u-nique)。“universal”是让所有的人(包括高龄老人及残障人士)都可以方便地使用网络资源,达到人们之间的紧密沟通。“user-oriented”强调的是应用要重视使用者的便利性,以人为本,从每一个细部体现科技的人文关怀。“unique”则体现了使用者鲜活的个体特性,为大众提供展现活力和个性的舞台,力图在人类无限创造力的推动下,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服务模式和商务形态。

  韩国政府在朝向u-Korea目标迈进过程中采取的是更为务实的技术路线。2004年由韩国信息通信部制定了IT839计划,该计划是u-Korea的核心,从中可以清晰地体现u-Korea的战略思路。具体来看,IT839战略将在信息产业的服务、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九项新的增长技术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如表1所示)。

表1 韩国“IT839战略”内容

 

项目名称

2005年计划

中长期目标

服务(8)

无线宽带服务

许可批准,服务准备阶段

2006年开展商业运营

数字多媒体广播服务

许可批准,全球性数字多媒体广播试验

2006年开展互动服务

家庭网络服务

服务150万户家庭

2007年发展达到1000万户家庭

远程信息处理服务

服务75万服务用户

2007年成为全球五强之一

无线射频识别服务

制定433兆技术标准,移动无线射频识别

2007年占5%全球市场份额

W-CDMA服务

扩展W-CDHA,提升服务

2006年建成全国性网络,启动服务

地面数字电视服务

建立全国性数字电视网络

2006年开展数字广播服务

网络电话(VOIP)

服务100万用户

2010年实现服务质量认可

 基础设施(3)

新增长动力(9)

下一代移动通信设备

建立100Mbit/s的无线传输试验系统

2007年建成3G系统原型

数字电视/广播设备

看电视数字多媒体数据服务

2007年完成十亿级电缆传输和接受系统

家庭网络设备

推出电信与广电合一的家庭服务器

2007年推出电信、广电与游戏合一的家庭服务器

单芯片系统

推出移动通信用的低能耗芯片

2007年成为全球三强之一

下一代个人电脑

完成可穿式PC原型

2007年实现可穿式PC商业化

嵌入式软件

在150种产品中使用嵌入式软件

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国

数字内容与软件

推出真实图像数码演员技术

2010年有五家韩国公司进入全球软件企业百强

远程数据处理设备

试验阶段

2007年实现真实影像服务技术

智能机器人

建立无所不在机器人联盟(URC)平台与应用

2007年成为全球生产国三强之一

  (资料来源:数字时代的人本主义:IT839战略,韩国信通部)

  总体来看,韩国IT839战略无论是构成IT839的八项服务、三项基本设施建设还是九项新增长动力,都更多地强调了技术与服务间的整体推进。然而,要使u计划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信息产业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韩国政府一直以来都不遗余力地给予企业政策支持,倡导鼓励企业间的质量竞争,希望通过有效的竞争培育出本国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事实上,这种战略在IT业界已经收到了丰硕的成果。在近日《财富》杂志评选出的2005年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中,日本的SONY公司和韩国的三星(SAMSUNG)公司都榜上有名,韩国三星电子公司是首次登上全明星榜,而且它是此次评选中唯一进入世界前40强的韩国公司。三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存储芯片、平板电视生产商以及第三大移动电话制造商。公司自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骄人业绩,上报的利润额为创纪录的50亿美元,销售额为544亿美元,是全世界利润最丰厚的电子产品公司。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政策扶持、企业的研发实践和高效管理都是制胜法宝。

  和韩国公司一样,日本政府对企业的重视也毫不逊色。日本企业为了能够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对研发同样倾注极大的心血。在不久前开幕的日本爱知世博会的日本展厅,呈现的是一个凝聚了机器人、纳米技术、下一代家庭网络和高速列车等众多高科技和新产品的未来景象,支撑这些的是大笔的研发投入和研究人员的踏实进取。这些新颖奇特的场景不仅引得很多参观者流连驻足,更吸引了投资商的目光。

  正因为有一大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日本和韩国公司的积极参与,有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有效协调,两国的科研和产业才能结合紧密,IT产业也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力和骄人的经济效益。

u计划的目标与市场预期

  在关注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同时,经济利益同样值得关注。没有经济上的良好收益,任何科技应用都将失去实际的生存意义。

  为了能有效地推动u-Japan计划,2004年日本总务省共编列了高达733亿日元的预算,期望通过u-Japan计划的实施,带动日本的整体发展。该计划影响的范围包括家电(IA家电)、ubiquitous网络相关市场、设备制造商、商业、运输业和金融保险业等多项产业。其中的ubiquitous网络相关市场涵盖了Infrastructure市场、网络市场、设备市场、平台市场、内容服务市场以及无现金交易市场等六个方面。

  日本总务省预期u-Japan到2010时可以为ubiquitous网络市场创造87.6兆日元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动其他市场120.5兆日元的营收。此外,预计到2010年,整个u-Japan计划可以为日本带来449兆日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及611兆日元的间接经济效益。

  韩国在信通部的IT839计划中指出,如果IT839战略推进成功,韩国的信息服务市场容量将从2003年的43.3万亿韩元升至2007年的53.3万亿韩元,而整个信息产业也将从2003年的209万亿韩元上升至2007年的380万亿韩元。与之相应,韩国信息产业出口将从2004年的700亿美元提升到2007年的1100亿美元。

结论

  2004年,日本和韩国分别提出的u-Japan及u-Korea计划显示了未来的网络世界将是一个有线和无线汇集的世界,通过ubiquitous网络的建设及数字化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各项科技应用将更加人性化。科技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将结合得更加密切。这些趋向在未来五年至十年将成为不容忽视的巨大经济驱动力。

  中国目前正在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应争取抓住一切机遇,赶上新世纪的信息化发展步伐。亚太地区人口众多、文化多样,具有成为21世纪世界信息中心和工业中心的条件,我们应当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加强ICT人员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争取早日实现和谐的信息化社会。

·RFID技术和传感器网络润物细无声2005-6-20 9:39:47
·预计2006年底3G手机和网络服务超过2G2005-6-16 10:17:50
·义川:未来网络三件大事2005-6-13 20:09:31
·ABI Research预测车对车网络通讯前景2005-5-22 23:42:36
·针对商用及国防市场的RFID网络构建工具2005-5-20 11:20:

上一篇:PEAK公司发布新的RFID零售解决方案 下一篇:Defense技术为以色列公司提供RFID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