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较早就对于RFID投入了关注,并且对RFID在我国使用的频谱资源进行了检测试验,主要检测频段资源利用和网间干扰等情况。无线电管理检测中心检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无线电频率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十分稀缺和重要的战略资源,频率规划是国家主权行为,同时需要平衡RFID研发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利益,并兼顾ITU建议,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考虑邻频干扰等因素。
2006年6月《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正式出台。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RFID的市场规模为16.6亿元人民币,2007年RFID市场将全面启动,预计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6亿元,并且保持50%左右的年增长幅度,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RFID为国内金卡工程注入了应用创新的巨大活力,突破了原来以部门(大行业)IC卡应用和城市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应用领域范围,迅速扩展到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以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及业务管理为重点,扩展到对物品(含人、动物)的实时、动态、可追溯的信息管理。因此,其应用范围更广,更加贴近生产力,并直接涉及民生,服务于百姓、服务于基层,对减少和化解不安定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河北电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包东智展介绍,目前,青岛市计划在6个领域启动RFID应用试点,并且已获国家金卡办批准;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大连、成都、南京等城市也在积极筹划RFID应用试点工作。我国的RFID产业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和应用基础,随着金卡工程建设和IC卡应用的蓬勃发展,RFID技术在国内的许多行业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例如,在金卡工程行业性IC卡应用中,公安部采用RFID技术制作了非接触式IC卡电子证照,即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在该项应用中,从非接触式IC卡芯片、模块、身份证卡到读写机具、软件和应用,均全部立足于国内自主研发并实现了产业化。截至2006年年底,二代证已经顺利换发3.7亿张,计划至2008年年底全部更换,总量将达9亿张。我国的RFID产业建设已经启动。
据信息产业电子标签工作组介绍,根据市场与应用需求的推动,我国RFID产业建设也在智能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迅速启动。近两年,信息产业部安排了电信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支持RFID相关电子产品研发以及产业化。从RFID芯片设计与制造、电子标签封装、各类读写器的研制到应用软件开发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等产业价值链各环节进行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已经取得了实际进展。包东智认为,我国RFID产业链建设进入初创阶段。
我国已在有条件的部门和地方启动了RFID应用试点工作,主要涉及领域包括:服务“三农”,推进农业(农产品)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向工业生产过程与安全生产管理,将RFID技术用于公共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重要物品的防伪和安全管理;数字旅游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目前,全国已有注册企业78家、外围企业15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