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物联网,长风破浪会有时
作者:丛文晓瑗小叶钟凌江美玲
时间:2010-05-10 08:57:26
已经被普遍认为将引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甚至在股市里都出现了“物联网概念”。然而,从“概念”到现实,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月28日,中国移动在北京首次发布物联网TD模块以及GSM模块,并同时举办了2010物联网高峰研讨会。中国移动向物联网迈出的实质性步伐,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气:通过关注细节的行动和目标,真正将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团结到一起,从而推动物联网产业走向成熟。可以说,对于正处在探索期的物联网而言,中国移动此举无疑带来了一丝曙光,而这也正是运营商作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此相应,参加高峰研讨会的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和运营商代表,也都不约而同地以务实的态度探讨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巨大的商机面前并没有盲目乐观的产业,自然也更加增添了信心。  ——编者 

  已经被普遍认为将引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甚至在股市里都出现了“物联网概念”。然而,从“概念”到现实,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问题1 

终端的压力很突出 

  “物联网的应用,终端方面的压力和瓶颈,比蜂窝网更为突出!”中国联通研究院研发部经理张云勇曾这样表示。 

  和TD在前两年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一样,现在,之于物联网的发展,终端的问题显得非常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终端的标准化还没有形成,大大影响了物联网“将一切连通”的进程;而由于应用规模还很小,终端的种类很匮乏,从而导致的成本居高不下也制约着网络的发展。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掐指算来,也不过四年多的时间,这对于一个有别于传统“人人”、“人机”通信而且更加复杂的网络而言,确实时间太少,因此导致无论是网络层面,还是终端层面的标准化严重滞后。各国政府、各标准化组织、各大通信厂商、各大传感器厂家、各大通信运营商都在为抢夺话语权而各自为战,这就造成了物联网终端不兼容的问题,不同厂商的设备和软件无法在同一平台上使用,设备间的协议无法统一。比如说,现在终端接口的设计五花八门,而一个终端不可能为每个厂商都预留接口,这直接导致了其他硬件和网络无法互联互通,更不用说基于各种复杂应用的二次开发了。“物联”的概念也就只能是有限的几个厂商间的“自娱自乐”,而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推广。 

  目前,物联网终端的规模推广主要局限在国家重点工程的安保、物流领域及“感知中国”中心和一些示范区工程上,没有在其他领域大规模使用。成本分摊效果有限,无形中提高了准入门槛。事实上,不仅是成本,种类数量也还比较匮乏。前段时间,中国移动推出了几款物联网的TD模块,给加快物联网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开端,给应用和一些行业解决方案提供了基础。但是客观地说,有限的几款产品,和有限的几个厂家参与,以及标准的不完善还是不足以支撑起快速的规模化。但不管怎么说,作为物联网推动的主导力量,运营商已经开始对终端战略逐渐重视,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其实,按照以往移动通信发展经验,终端实际上可以适度超前于网络,适度超前于平台建设。 

  期望在不久,终端不再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桎梏,而是加速器! 

问题2 

标准不统一 

  传统的通信主要满足了人与人的通信需求,现在人与人通信的普及程度非常高,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认为,下一步,把通信能力延伸到物体,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大程度的服务成为必然,而物联网就是要满足物与物、人与物进行通信的需求。尽管物联网已被列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初期仍遇到了大量问题,需要研究并加以解决。比如传感网的技术瓶颈对应用的限制,需要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此外,物联网在协同机制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由于技术标准不统一,容易出现跨行业、跨领域的物联网设备无法融入,不仅大大增加了应用成本,还抬高了广泛应用的门槛。 

  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围绕应用、网络和感知三个层面以及各层之间的接口进行,应用、网络和感知每一层面都涉及标准化组织。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 20多个标准化组织着手制订物联网标准。如3GPP定义了一个物联网架构,同时开始了标准化的考虑,包括机器类型的通信,从网络侧、服务器,到应用层面,以及顶端到终端层面,定义了很多业务特点和业务需求。如M2M的标准化,就涉及地址与编号、计费、安全性、地域性、静止或移动状态、时间控制、数据控制等等,需要根据业务特点,对M2M的通信类型进行分类,然后结合网络(核心网、接入网、终端层)进行标准化。 

  曹淑敏认为,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分为面向公众的应用和行业应用两大类,移动支付业务实际上就是面向公众的应用,还有大量的面向行业和企业的应用。在物联网标准化当中,面向公众的应用一定要制订国家层面标准,比如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基于RFID的业务,只有行业统一标准,该领域才可能形成大规模发展和应用。物联网还会涉及很多跨行业合作,在今后的标准化进程当中,各个行业标准与国家共性标准之间应和谐构建,如果某些行业应用自己制订一个标准,跨网或联网应用就难以实现,从而产生大量“孤岛”。如果标准不能统一,物联网领域难以大规模发展和成长。我国物联网的标准化组织,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跨行业、跨部门形成一个物联网标准体系,唯有如此,我国的物联网才会健康发展,物联网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战略性产业。 

问题3 

没有谁能一家独大 

  说起产业协作,其实,物联网产业链上的参与方彼此都不陌生,因为相比通信业产业链,物联网的产业链只不过在首尾各加入了一个新的参与者,上游新增了 RFID和传感器,下游新增了物联网运营商。但不同的是,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实力较强的企业在物联网产业链中失去了在通信业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 

  从目前的情况看,作为整个网络触角的RFID和传感器潜在需求量最大;而分析师认为,运营商将是物联网受益周期最长的环节……产业链上没有那个环节可以占据绝对优势。亿博物流咨询研究指出,物联网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是一项系统,目前国内尚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全面负责物联网的整个系统规划和建设。相反,在物联网这个全新的领域,大家对产业的了解程度都相当有限,因此在物联网的起步阶段,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运营商阵营的代表,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表示,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处在零星应用启蒙期,距离关键应用的形成以及大规模产业化推广还存在差距,希望在各级政府协调指导下与产业界各方齐心协力推进物联网工作……加强物联网产业链合作,协同合作,建立以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机制,对于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衔接至关重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扎实推进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工作。 

  为了表明中国移动的态度,沙跃家提出,中国移动愿意发挥自身客户基础广泛、行业跨度大的运营特点,积极推进相关成果应用推广,与产业界各方一道共同推进TD和物联网发展。 

  事实上,不仅以往高姿态的电信运营商放低了身段,产业链各方也都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因为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就已经遇到了一个最需要合作,也必须通过合作才能突破的瓶颈,即缺乏统一标准体系和成熟商业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问题4 

商业模式尚不清晰 

  不可否认,2009年是我国物联网概念爆发的元年,2010年将是物联网高速发展的一年。那么产业化的发展能否就此实现?在商业模式、标准协同等核心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物联网真正的产业化发展还未到来。 

  确立商业模式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就表示,目前物联网处在零散应用的产业启动期。由此可以看出,系统性商业模式的建立,是将零散应用整合为规模效应,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突破的关键所在。 

  那么,物联网应该采取怎样的商业模式?从目前已有的一些领域的成功案例来看,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在这一点上,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先行者 ——运营商更有发言权。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在2010物联网高峰研讨会上,提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三种模式。首先是垂直应用模式。这种模式高度标准化,与企业流程紧密结合,专业性强,业务门槛特别高。在这种模式下物联网应用推进速度非常快,同时需要跟企业实施战略合作才能有效推进。电力、石油、铁路等行业领域都可采取此种模式。共性是一个行业内往往存在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具有非常强的执行力。第二类是行业共性平台模式。这个行业内的企业碎片化,存在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因此该行业的物联网难以规模发展,需要公共平台的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这样的行业标准化推进难度非常大,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合作推进,运营商提供的行业共性平台服务相应才有市场。第三为公共服务模式,是指地域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这种模式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有非常大的需求,对于城市信息化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物联网的网络复杂,应用的内容也包罗万象,这就决定了单一的商业模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表示,物联网目前还缺乏可持续商业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多元化。相比于运营商熟悉的人际通信领域,物联网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市场。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杨放春在2010物联网高峰研讨会上就表示,传统电信业务收费模式比较单一,物联网商业模式更要创新。 

问题5 

信息安全隐患不可小视 

  物联网描绘了一种充满想象力和吸引力的生活方式,高度智能的网络使得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将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正如硬币总有正反面一样,物联网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一样,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为物联网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电信运营商对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董事长简勤在今年全国 “两会”期间就提出:物联网作为一种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实时交互的新型系统,其特点是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一方面将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对国家和企业、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简勤认为,有关部门要吸收互联网发展过程的经验和教训,做到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尽早研究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和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或发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制订有关规范物联网发展的法律、政策,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有效调节物联网技术引发的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社会矛盾,规范物联网技术的合法应用,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政策保障,使我国的物联网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安全、可信任的网络。 

  的确,物联网的发展给原本就复杂的信息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表示,信息安全正在告别传统的病毒感染、网站被黑及资源滥用等阶段,迈进了一个复杂多元、综合交互的新的历史时期。他也建议,要加快信息安全立法进度,完善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将《信息安全法》尽快纳入国家立法规划中,尽快推进《信息安全条例》出台。 

  除了加强监管,通过政策力量来保护物联网的信息安全之外,物联网产业链上的一些硬件制造商和软件提供商也应从技术层面着手规避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隐患。随着物联网进入更深的发展阶段,可能会遇到更多的信息安全问题,更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合作,让物联网在越来越智能的同时,也越来越安全。 

上一篇:ETC遇冷,只因利益太失衡 下一篇:温州高速不停车收费系统试行半月,550辆车装上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