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甘琳:以激情与创新构筑“图书馆之城”
作者:叶海燕
时间:2010-10-27 09:31:20
甘琳在深圳图书馆业已成功应用的自助服务基础上,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甘琳发现,自助服务对变革传统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的价值,随即提出了研发“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创意。

      “我希望,有一天,读者不必拘泥于图书馆地域和馆舍的限制,可以自由享受阅读的快乐……”源于这样的梦想,2006年10月,甘琳在深圳图书馆业已成功应用的自助服务基础上,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甘琳发现,自助服务对变革传统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的价值,随即提出了研发“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创意。在她的积极努力下,2007年该项目被文化部确立为重点科技项目,并列入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

      2009年,40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构成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网”全面为市民服务。这一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被称之为“第三代图书馆”。

      该项目成为国内首创、世界首例的自主创新成果,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思路和可供借鉴的范例,已获得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国家发明专利,2009年荣获文化部创新奖,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20年来,甘琳以优秀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主持图书馆基础业务和技术管理工作,勇于开拓创新,甘于拼搏奉献,使深圳图书馆走出一条服务立馆、技术强馆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项目负责人,她规划、组织并管理多个国家级、部、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尤其是研制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属国内首创、世界首例的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她本人被提名深圳经济特区30年30位杰出人物候选人和“南粤巾帼十杰”候选人。

      采访从她主持的几项创新成果开始,她说获奖也好,成果也罢,这只是结果,其实,当初为什么要去做?完全取决于图书馆的定位。

      “有了明确的定位,做什么,要不要做,怎么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她快人快语地总结着,流露出对前辈同道的尊敬和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谦。

      甘琳1982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从此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1990年,她从湖南省图书馆调任深圳图书馆,走过整整20年的历程。多年的图书馆职业生涯,在旁人眼里只是一份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甘琳却甘之如饴。从最基础的图书分类、编目、书目数据库建设,到读者服务,再到技术支持和管理,不论在何种岗位上,她始终全身心投入。

      “永远要将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从读者出发,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甘琳把“职责所在”看得很重,强烈的职业理想和情怀焕发着内心的激情,也催生她的梦想,她将自己的职业情怀与创新精神根植于深圳图书馆和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成长发展的沃土。

      1998年,她因参加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因创建并管理全国“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获首届文化部创新奖。

      2005年,她以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新馆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全面引入RFID(无线射频技术),并主持了研制“RFID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全面解决RFID技术在图书馆行业应用的各类问题,使深圳图书馆成为国际、国内图书馆行业全面应用RFID技术的成功范例,成为国内外图书馆行业RFID技术应用的“深圳标准”。

      ……

      2007年底,甘琳承担起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和文化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深圳中心推进工作的重任。

      对于甘琳来说,“图书馆之城”是一个梦想,这不仅仅在于“图书馆之城”寄托着她对于图书馆服务美好愿望与理想,更在于它是一个存在着诸多技术、业务、服务及管理难点,工作量繁杂巨大,短期几乎难以实现的目标。

      甘琳常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认准了是对读者有利的事情,她总是身体力行,明知难为而为之,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经过她的辛勤耕耘,“图书馆之城”建设有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图书馆之城”统一技术平台研制成功,统一标识和统一服务规则已经审定并开始实施,数据库合库工作顺利进行……

      “图书馆之城”正向着为全市读者提供无障碍、无差异服务这一目标稳步发展。

上一篇:借助RFID等技术 威海交警引领交通管理创新 下一篇:嘉里物流RFID解决方案上海荣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