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成本能够支撑规模应用,应用环境已经成熟的时候,物联网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健康的良性的发展,避免泡沫的出现。
炙手可热的物联网概念
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智慧地球”概念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2009年9月,欧盟发布“物联网——欧盟行动计划”;同年11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示要突破物联网、传感网关键技术,物联网产业随即被列入国家五大新兴产业之一……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对物联网产业的关注,无疑引发了物联网发展的热潮。中国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入物联网建设行列,有很多城市要打造中国物联网第一城的概念,还有的城市要建设中国物联网中心。
物联网已经成为行业内人士每谈必要提及的概念,但是物联网究竟是什么,基本上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参照现有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物联网引发的投资热潮与当年互联网引发的狂热很相似,回顾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厘清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泡沫的反思
1993年,克林顿政府发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理念,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互联网在免费出版、即时资讯、免费通信方面的诸多优势,使其具备了廉价、高效的媒介价值,引发了狂热的投资。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客户需求支撑和有效的商业模式,无数的光纤被闲置,最终形成了巨大的互联网泡沫。
从实际发展历程来看,互联网经济泡沫的出现与破灭,除了对互联网市场需求过于乐观的判断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冷静的反思,对我们理性面对物联网浪潮,使之能够健康地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互联网经济泡沫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反思。
● “概念”代替经营
我们不会忘记互联网带给全世界的那种“沸腾”。雅虎1999年的股票市值接近380亿美元,超过了飞机制造业的老牌巨人波音公司。有人因此发出这样的感慨:网络经济3年等于工业经济70年! 相对于传统经济,互联网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发明,是个很优越的生产工具。但是,有人无限度地夸大了互联网的作用,有的人甚至认为,互联网颠覆了一切经济规律。这显然是过分神化了概念,虚化了经营,违背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
● “眼球经济”吃遍天下
很早就有人把互联网产业称为“眼球经济”,网站的价值决定于流量和点击量,谁吸引了眼球谁就是成功者。秉承这一规则,门户网站竞相崛起,广告成为其主要收入。
上世纪90年代末,以雅虎为代表的一批门户网站把“眼球经济”推向高潮,中国的新浪、搜狐、网易得益于此,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然而,纳斯达克很快就对这种模式说“不”,网易甚至曾被迫停牌,风险投资纷纷撤离这一曾被说成遍地黄金的行业。
单一“眼球经济”模式也注定了互联网泡沫的产生与破灭。互联网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互联网经济活动中,企业如果仅仅靠一个概念和一种模式,显然无法获得长远和稳定的发展。互联网市场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市场的热点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且,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和充满想像力的领域,如果沿袭一成不变的模式,怎么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互联网市场?
● 模糊的定位
互联网大潮涌动之初,来自信息产业各个环节的力量迅速介入其中,聚集了人类经济史上罕见的人气。遗憾的是,不少参与方在没有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就全面向各个层面的业务渗透。于是,社会分工被淡化,客户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整个产业形成了“各自为王”的格局。从一般的经济规律分析,一个产业的兴盛,需要产业中的各个环节有合理的分工,分别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网络泡沫风潮中,这一规律没有得到遵循。
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物联网已成为我国的行业热点之一,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均看好物联网的长远发展,并上马诸多项目,开始了新一轮的圈地运动。面对物联网如此高速的发展势头,我们应从互联网产业泡沫中得到警示,使物联网能够健康发展。
● 关注应用条件
互联网的本质是“草根产业”,不易控制,但拥有开放的、源源不断的创新应用,初期更适合个人和家庭;而物联网具备很强的专业性,本质是“精英产业”,控制力强但创新动力有限,初期更适合于政府和企业应用。政企客户使用物联网产品的驱动力是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物联网应用,以智能采集替代了人工采集,必然带来效率的提升。而成本的降低在于应用的规模,因此,具有一定规模的应用,才能使物联网的应用优势得以彰显。
物联网发展可以从某些具有规模应用的重点行业入手发展,如中国车辆保有量近2亿,车辆的规模足以支撑应用。政府部门对车辆的管理、对道路的规划、对社会安全的监管等需求迫切,可以让“车联网”成为物联网应用的试验田。
● 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
物联网的推进,关键点在于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是推动物联网长效发展的核心所在。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能使物联网发展具有一种商业的驱动力,而不是靠行政的强制力。
目前,在物联网的推广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用户自建。用户承担物联网平台的全部费用,需要有充足的资金链保证。这种模式下的物联网应用一般来说都有其私密性要求,行业性特征明显,跨行业的拓展性弱。
(2)平台租赁。运营商搭建公共平台,用户无需建设平台,只需要承担物联网标识设备费用,并支付相关通信费用。对于用户而言,平台搭建成本被均摊,建设成本得到降低。
(3)政府推动。项目运营商承担物联网标识设备费用,通过项目的运营收入来支付相关费用,如公共停车位的收费管理。
(4)用户自建平台,租用运营商网络。这种模式的典型应用是移动支付业务,由用户进行相关平台的建设,租赁通信运营商的网络,通过佣金方式进行贴补。目前这个应用主要集中在银行的移动POS应用,目前通信运营商也开始通过移动支付和一卡通的应用介入该市场。
结束语
犹如单靠网站不能支撑互联网一样,物联网不仅仅是传感器和RFID,物联网是建立在健全网络基础上的,通过感知设备“设别”后的业务综合。因此,物联网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采集层、网络层和业务层面,这些层面的技术共同支撑起物联网的应用。
其次,物联网的发展需要获得市场的认可。表现在两个方面:成本与应用环境。只有成本能够支撑规模应用,应用环境已经成熟的时候,物联网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健康的良性的发展,避免泡沫的出现。
最后,物联网的发展事关国家安全战略,是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需要持续、大力的扶持和投入。在发展初期,建议重点推广有社会治安、车辆监控、城市规划方面可具规模应用的物联网产品;物联网发展到泛在网的高级阶段,再向个人和家庭客户推广。我们相信,经过互联网洗礼的今天,物联网必将走向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以物联网为标志的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