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可穿戴技术的前景与隐忧
作者:秦鹏
时间:2014-08-07 09:55:32
尽管媒体上对谷歌眼镜的批评在持续升温,“智能眼镜”的想法却正在很多不同的专业和临床医疗领域中赢得人气。

  可穿戴设备已经迅速地由幻想变成了极客们的流行风尚,而且正在演变成为继平板电脑之后的下一波大潮。尽管很多人还在嘲笑谷歌眼镜,但是从今年消费电子展(CES)的情况来看,可穿戴技术正被定位为消费电子领域的下一个重大潮流。

  尽管媒体上对谷歌眼镜的批评在持续升温,“智能眼镜”的想法却正在很多不同的专业和临床医疗领域中赢得人气。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每一名新入学的医科生都会收到用作信息辅助回忆设备的谷歌眼镜。纽约市的一家创业公司已经开发出面向工业应用的智能眼镜,表明这些新技术非常适合多种工业、医疗、零售和产销者应用。

  最令人激动的事情是近期企业间的合作将会促使利用小型传感器检测眼泪葡萄糖水平的智能隐形眼镜推入市场。这突显出可穿戴技术在卫生保健行业的潜力,以及它将如何用于控制慢性疾病以及鼓励用户更加积极地管理他们的健康和保健服务。

  健身与个人保健:可穿戴技术最大的分支领域

  可穿戴技术最火的应用前景是健身和个人保健。LG公司已经宣布,它们将发布自己的生物学探测耳机。利用PerformTek感应技术,这些耳机能记录佩戴者的脉搏和氧气消耗。它们甚至能够以音频的形式通过耳机回馈佩戴者的心跳,据信这将刺激佩戴者的积极性乃至令其能够控制自己的呼吸和心率。

  可穿戴技术并未停留在眼前和手腕上。华盛顿州的可穿戴技术开发商Heapsylon开发出一种感觉系统智能袜子。这种袜子由传导纤维制成,能够在穿戴者锻炼时监测足底三个部位的压力:脚后跟、大趾和小趾。监测数据接下来结合温度、地形地貌等外部条件通过蓝牙被传送到穿戴者的智能手机。一个叫做“虚拟教练”的应用将基于这些数据建议穿戴者如何提高技术、取得最佳成绩以及避免受伤。

  同样地,服装制造商OMSignal有一款生物测定衬衫,能够追踪从心率到呼吸频率的各种生物学数据。它甚至能通过配套的iPhone应用告诉你何时需要平静下来。

  让应用推动移动保健浪潮

  如果没有实际提升穿戴者生活质量的软件,所有这些硬件相对而言都会失去价值。在你喜欢的应用商店里面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数字计步器。随着大量的投资流入具备保健功能的平台,更多开发者将被引来为这些设备研发。他们选择开发什么将最终决定承载其应用的设备的价值。

  开发者不应止步于收集生物监测数据,而应当让健康专家和消费者都能够利用到这些数据。通过让数据得以被利用以及成为病患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开发者将为最终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又打造了一台卡路里追踪仪而已。

  从简单的数据收集到消费者得以管理自身健康的跨越是可穿戴技术浪潮的承诺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这只能由开发者来完成。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开发者们必须学习如何保护患者隐私方面的问题以及了解卫生保健行业的监管条例。从保证在保健服务提供者和患者之间传输数据应用符合《美国医治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HIPAA)的要求,到确保数据在容易丢失的移动设备上的加密与安全,在专注于应用开发之前,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去应对。

  数据都去哪儿了?

  与新的机遇结伴而来的,是对这些敏感的健康数据去向的关注。这种关注并不多余:个人健康信息具有很高的黑市价值,足以引起黑客的注意。对于担心健康服务提供者和保险者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的隐私倡导者来说,甚至伦理问题也值得忧虑。

  根据法律的定义,这些数据被称为受保护健康信息(PHI),它们要求希望在数据的收集和分享过程中起到更积极作用的应用开发者遵从更加严格的标准,其严格程度远超目前大多数消费者保健应用和可穿戴技术。为了帮助开发者确保其应用符合HIPAA要求,一些新的解决方案正在出现。这些方案包括建立安全而且符合HIPAA要求的服务、存储和应用编程接口,使应用开发者以及相关IT部门能够使用通用、安全而符合规范的编程界面在系统间来回传输他们的数据。

  数据隐私和未来

  毫无疑问,可穿戴技术的暴涨会加剧收集个人数据带来的紧张——尤其是把对生活方式的跟踪数据用作健康保险赔率以及其他类似决定的参考的想法。然而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从集资网站向可穿戴技术研发投入的数亿资金,以及苹果、谷歌及索尼等巨头对保健业务的关注,可以看出可穿戴技术已经激发了公众的想象力,而且只会变得更加普遍。

  尽管目前我们还只专注于可穿戴技术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应用,但它在专业医疗领域的未来也将很快到来——事实上外科医生已经在手术室里体验谷歌眼镜了。智能眼镜、智能手表、附件,以及在这些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几乎有着无穷的潜力。

  无论如何,敏感数据的共享和保护将是最重要的问题。从开发者到保健服务及保险提供者,乃至这些设备的个人拥有者,所有的相关方都需要应对这些问题。

上一篇:江苏: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 下一篇:上海经信委表示年底前大数据将为民所用 190项数据将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