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4日,ETCP员工上班的第一天,收到来自CEO谭龙的问候邮件,内容除了节日祝福外,谭龙也为所有员工敲响警钟,这一年对于智能停车是危机重重。那么,智能停车真的现况堪忧吗?
智能停车的背景
有网络数据指出,汽车后市场规模达7000亿元,结合停车需求,中国智能停车规模可达3000亿元以上4000亿元以下。再来看停车供应缺口,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北上广深停车难首当其冲,远不及目前国际标准的车辆与车位1:1.2的比例,亟需运用一个智能化的方式去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加之“互联网+”战略的崛起及去年相关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智能停车提供政策方面的扶持,一部分人相当看好智能停车的发展前景。
某机构统计的关于智能停车创业公司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为停车提供相关服务的创业公司超过100家,过半数是近两年成立。过100家在数值上让大众感知度几乎为0,但业内局势已然风起云涌。
企业自身的瓶颈
不少业界声音认为,2015年是智能停车元年,对此我们无需多作考证,即使这说法不实,但牵涉到互联网的竞争绝对是瞬息万变。经历一年时间到2016年,能坚挺在智能停车领域的企业实力都不容小觑。
这些实力不容小觑的企业,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企业自身的制约。包括但不限于由竞争懈怠带来的企业执行力下降、人均效率削弱,由意识滞后带来的业务流程体系臃杂、各项成本攀升。个别在智能停车领域相对成绩斐然的企业,内部员工难免自满于公司“良好现状”,对“死于安乐”感到麻木。
另一方面,智能停车作为相对新晋行业,一言一行备受社会关注。在发展未能收到立竿见影成效的目前,从业人需要面对众多流言蜚语及客户质疑。在言行更受到行业及社会的双重关注下,员工如何更好地面对负能量是个大课题。
主战场的更替
前面说过互联网竞争瞬息万变,智能停车企业要在这个竞争中不被瞬间打垮,就得制衡对手,同时也不得不被对手制衡。
2015年大多停车企业都在“跑马圈地”,虽然2016年这种姿态依旧,但必然不如从前“势如破竹”。停车场可开发的资源大部分被瓜分,在地块上几足鼎立的局面几近成型,在2016年,企业要攻破的更多在于软硬件设备及车主端的渗透。
谭龙在内部邮件中也表示,做智慧停车要经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B端停车场资源的智能化改造,第二阶段就要深耕运营跑通线上线下模式。ETCP已抢先于行业在第二阶段要进行战略布局,而行业其他企业目前还停留在第一阶段。
要想打破平衡成为行业独角兽,抢滩登陆车主的手机是头等大事。
资本市场的窘况
目前整个中国经济由于转型导致资本市场寒冬,有企业家认为,2016 和 2017 年将会是创业公司最难最痛苦的两年,期间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创业公司批量走向死亡,尤其是重资产且培育期较长的互联网企业类型,稍有不慎将难以幸免。同样的市场环境对于更多创业公司来说,2016-2017年如何做一只打不死拖不跨的“小强”将是绝对且唯一主题。
一级市场融资困难将会导致创业公司直接死亡,二级市场持续下跌将会导致上市公司力保核心而放弃新生业务。这些,从 2015 年下半年很多同类创业公司融资失败而不得不关停或发起众筹显而易见,一些拟将进入智能停车的上市公司(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均有)定增融资失败一目了然。
智能停车怎么玩下去?
作为智能停车从业者的朋友,你们是否胸有成竹带领自己的企业应对2016年的重重危机?如果对现状感到茫然,谭龙在内部邮件中写到的策略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
谭龙认为,2016 年对 ETCP 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是胜负生死年,是战略转型年,是持续发展年。ETCP确保将集中资源单点突破,给行业给社会一个完美的答案,将不断因时而变进行阶段性策略性调整,以适应大环境的变化。这些调整包括且不限于组织结构、城市计划、团队规模、业务方向、市场政策、岗位优化等诸多方面。
他说,2016 年,提升团队战斗力执行力,提高人均效率,完善流程制度体系,控制成本创造收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是我们的重点。聚焦资源,精耕细作,继续夯实业务,力求现有业务做到极致,完成资本→资产→变现的完整过程,将是这次战略转型的核心。
据了解,2016年下半年ETCP会开始代号为“QP”的计划,智能停车从业者们,你们会有什么动作呢?智能停车能否在2016年彻底改变传统用车生活,值得期待!
(rfid世界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