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智能卡口”+“人脸识别” 老小区筑起隐形“铜墙铁壁”
作者:季宇轩
时间:2017-04-25 09:06:56
没有岗亭卡口,车辆自由进出,但车牌号已经全部登记在案;没有围墙,但进出这里的每一张脸都会被记住;没有专业的巡逻队伍,但邻里守望,遇上事都会有人管……长期以来,老旧小区一直是治安防范管控的难点。自2015年底起,鼓楼分局牵头组织、推进智能技防小区建设,以“智能卡口”、“人脸识别”等技术打通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建成54个智能技防小区,刑事警情大幅下降。

  没有岗亭卡口,车辆自由进出,但车牌号已经全部登记在案;没有围墙,但进出这里的每一张脸都会被记住;没有专业的巡逻队伍,但邻里守望,遇上事都会有人管……长期以来,老旧小区一直是治安防范管控的难点。自2015年底起,鼓楼分局牵头组织、推进智能技防小区建设,以“智能卡口”、“人脸识别”等技术打通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建成54个智能技防小区,刑事警情大幅下降。

   “智能卡口”:打通防控最后一公里

  “这几辆外地车最近频繁进出我段上的老小区,我去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说这话的,是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宁海路派出所负责仙霞路社区的社区民警武斌。她获悉这一“情报”并非市民反映,而是她坐在社区警务室内看到的。

  “这就是我们分局着力打造的 智能卡口系统 。”武斌告诉记者,仙霞路社区是由典型的老小区组成,区域内除了两个相对封闭的小区外,其余全是开放式的老旧小区,而且沿街而立,安全防范难度很大。

  2015年底,仙霞路社区率先试点智能技防小区建设,引进了“智能卡口系统”,在8条道路上全部安装了高清监控摄像头,对过往车辆进行抓拍和车牌识别。“智能卡口”打通了防控最后一公里。在鼓楼区,像仙霞路社区这样已经完成智能技防建设的小区已经达到了54个。前不久一名偷车贼借道一老旧小区,被“智能卡口”成功捕获,最终被抓获。

  “人脸识别”:破案和服务群众两不误

  当然,智能技防小区建设可不止一个“智能卡口系统”那么简单。在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工人新村小区,记者在小区的几个出入口看到,这里都装着至少4个监控探头。“两个是 智能卡口 探头,专门拍车辆,一个是 人脸识别 探头,记录过往行人,还有一个是治安探头。”负责这个小区的社区民警龚卫珍介绍,工人新村小区虽然是有围墙的小区,但其实也是半开放式的,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小区内就像一个小社会,什么都有。“我们这里除了居民楼,还有商铺、菜场、棋牌室、学校、企业。小区外面有的,我们里面也一样不少。”龚卫珍说。

  小区的情况复杂,治安防范管控的难度就更大。记者了解到,“人脸识别”探头在记录经过的人脸后,便可通过警务大数据平台进行比对,进而确认人员身份信息。如果是犯罪嫌疑人进入,那么警方就能及时掌握,而一旦发生案件,警方也能通过“人脸识别”探头记录的信息追查嫌疑人。

  今年3月的一天,工人新村一租户向龚卫珍反映,家中被盗。通过调看“人脸识别”探头记录的内容,警方发现该租户的一个朋友在短短半小时内连续两次进入小区,而且第二次离开时,还背了个包。经过报警租户辨认,那个包正是自己的。由此,警方锁定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除了破案外,智能技防系统还能服务老百姓。”龚卫珍说,去年一位到小区来办事的市民将手机掉在了小区内。通过调看监控,警方锁定了一名捡拾手机的老人。“一开始他还不承认,但我们通过 人脸识别 技术,确认就是他。”龚卫珍说,当时她把老人的儿子叫了过来,给他看了“人脸识别”的结果,他回家后几分钟,手机就送到了警务室。

  成效初显,智能技防小区将扩容

  “智能卡口、人脸识别”组成了一堵隐形围墙,提升老旧小区的防范等级。两套系统采集的车、人信息,也成为警方进行有效管控和侦查破案的重要支撑,同时有效遏制和精确打击各类多发性侵财犯罪。

  智能技防小区的推进,不仅让建成小区的案件量下降,同时也带动整个鼓楼区的警情量下降。2016年,全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1.5%,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2.5%,而刑事破案率同比上升2.1%。下一步,鼓楼公安将进一步推进智能技防小区建设,今年目标是再建150个小区。

上一篇:内蒙古特检院“物联网+大数据”科学监管电梯安全 下一篇:千阳县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步入“一卡通”发放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