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由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支持,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2017’交通电子支付发展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ITS,助力城市交通缓堵”,邀请了来自北京、深圳、广东、山东、江苏等ETC发展较好的省市的13位嘉宾进行发言。
会议上,交通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ETC中心李剑主任发表《ETC在多应用电子支付领域前景展望》的主题演讲,他从ETC发展现状、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考等方面介绍了ETC在多应用电子支付领域的前景,李主任指出标准化是发展的基础,市场化、金融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ETC发展的现状
这几年ETC发展比较迅猛,据统计,用户总量截止到今年5月份,全网用户突破5000万,主线ETC车道覆盖率超过98%。
此外,截止至3月份,ETC车道总量从1.35万条增加了1.46万条,增长8%;ETC服务网点从2.5万增加到3.8万个,增长52%;服务终端2.7万到3.1万个,增长15%;非现金支付比率34.35%,道路客运车辆的ETC非现金支付比率更高,接近36%。
ETC全国联网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从2015年到现在,全网有50亿次不停车收费通行量,经测算,减少了碳氢化合物817吨,节约车辆燃油10.3万吨,减少一氧化碳3.1万吨,减少氮氧化物2.5万吨。
ETC的下一步发展
1、在ETC应用拓展工程方面,要进一步提高ETC安装、缴费等方面的便利性,着重提升ETC在道路客运车辆、出租汽车等各类运营车辆上的使用。
2、研究推进标准厢式货车不停车收费,提升客服网点和省级联网结算中心服务水平,建设高效结算体系。
3、提高ETC的使用率
今年国务院发布的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一个指标,2020年ETC的使用率要达到50%以上水平,而现在仅仅是15%,而且这个使用率有一个递减的趋势,前期办理ETC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越往后办理使用的频率越低,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现在各省市都有一些促销,例如安装电子标签卖打折或者免费,高速公路通行费享受一定的优惠折扣。测算下来,现在ETC的用户量占全部汽车数量的35%左右,想要达到50%的使用率,相当于9500万到一个亿的汽车数量,而且机动车数量还在继续快速增长,一亿ETC用户能勉勉强强实现50%的指标。
ETC发展存在哪些制约
1、受到运行管理体制方面的制约
在运行管理体制方面,目前ETC从交通行业应用向汽车消费应用扩展过程中出现各种不适应的问题,在过去10年中,国标发布之后,无论是长三角、京津冀的示范工程,还是2014年开始推动的全国联网,更多是依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交通部门承担了行业监管,各省市的运营商承担了相应的ETC运营管理职能,现在29个联网省市中,也有事业管理单位承担管理推广应用的职责。
在联网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产品行业准入体制和运营管理机制,有效保障了ETC行业健康发展,但在ETC扩展到停车场、汽车智能硬件等偏个人消费领域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比方说消费领域快速迭代的问题,相关的服务模式的问题,包括商业创新模式的问题,现在也都受到了一些制约,对ETC在新生态环境的竞争力会有影响。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万达集团有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他们如果有意愿使用ETC相关的应用,这对ETC发展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怎么配合他们的运营模式呢?他们的运营模式与现在ETC应用模式怎么结合更有利?是分别接到现在的各省中心在做跨区域的应用,还是说万达物业管理公司也能作为一个主体区提供相应的应用?...这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2、联网效应亟待提升
这里举了日本的例子。2016年6月,公安部发布公告称全国机动车2.85亿辆,汽车1.84亿辆。ETC安装占比达到27%,客车使用率35%,跟日本相比差距比较明显,日本机动车ETC安装量是70%,但是在应用层面能占到91%,就是100辆在高速公路上跑的车,有91辆安装了ETC,这样比较的话,我们现在指标是偏低的。
此外,在一体化规划、在交易成功率、在相应的安全防护等方面,我认为差距也比较明显。比如说交易成功率,目前我们做过全网统计,现在是99%左右,听起来很高,但实际上不高,一天有1000辆车用ETC通行,一天就有10多辆车识别不出,而我们有20多万ETC通行车辆没法使用自动通行,还要去刷卡,用户体验就会不太理想。
3、应用场景比较单一
现在ETC应用更多侧重在公路通行方面,一些高速公路跑的较少的车主,就缺乏安装使用的动力,现在高速公路在节假日免费,更无需使用ETC,这样更加降低使用的欲望。所以,这种应用单一化也造成用户发展的乏力和使用率不高,场景比较单一。
4、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ETC联网也带动了行业发展,现在行业有几家上市公司了,但是相应系统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整个车道系统和产品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车道系统用户通行效率和体验不佳,行业还有一些不太好的苗头,就是低价招标,虽然能降低产业整体成本,但是我们现在非常担忧成品的质量问题。
5、进入新领域时技术竞争问题
比方说在停车车应用方面,ETC跟支付宝、微信是怎样的合作关系,包括现在推进的相关应用怎么结合,来更好的提升ETC和收费发展,这是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
关于ETC发展的思考
ETC发展到目前的整个阶段,这仅仅是完成了一个基础,将来是要借助ETC的基础、平台去做更多的事情,包括交通运输领域营改增税制改革等。下面讲一下如何快速提升ETC本身的发展,如何借助ETC能推动公路以及相关行业智能交通的发展。我们提了一个5+1的概念。
1、标准化
现在反过头来看,全国联网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和国务院、部省之间的通力合作是密不可分,我们发布了相应的技术要求,有测试方案、服务规范还有相应的细则和操作手册,从整个工程、运营、服务、管理各个环节能做到大一统,这是全国联网非常有利的条件,正在制定货车ETC方面的标准,也是在朝着这个思路走,工程、运营、服务、管理等环节能统一,对后续的发展是非常有利。
2、加强行业制度、标准规范建设
今年中心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关于《收费公路管理办法》的推广,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下推进相关的工作。同时针对多应用的渠道,至少从几个方面可以共同推进相关事项。
第一,制定总体的规划。除了收费公路应用,以及其他的行业应用,下一步怎么来发展,是现在各省分别进行的格局,还是全国统一的格局。
第二,要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现在很多省在做ETC停车场业务的时候,把收费公路的标准直接平移到了停车场,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可行,但是不是最佳的,还需要再进行探讨。
第三,统一服务规范。现在北京、天津、广东等高速公路上已经做到统一了,但是拓展到其他领域的时候,服务规范是不是也要一致。
此外,还有统一结算体系,统一用户体验等等。公路收费应用ETC由交通运输部主推,下一步其他领域的应用,应该是需要行业共同来研究相关的规划标准规范,来保证相应的用户体验。我们能够达到更低的建设成本、运维成本、管理成本,现在高速公路上用的ETC天线10多块钱左右,但是停车场的低速条件,这种天线是不是满足,需要相应的研发。包括运维、管理成本,需要行业共同推进,走向开放。
3、一体化
今年,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制定发布ETC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这个指导意见来引导行业提升服务能力和发展质量,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建立适应健康发展的推进机制,让社会共享ETC发展成果。
打破现有各省分散发展的形式,形成行业合力,可以这样做:
第一,利用市场机制建设全国一体化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范围,提升用户满意度;
第二,建立统一的信用体系,利用全国性的统一信用标准,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推进记帐卡的发行;
第三,进一步强化数据核查,全面推进跨省数据核查工作,建设全网一体化的收费数据核查系统;
第四,推进其他行业服务,包括绿通车辆ETC应用、差异化收费、节假日收费、黑名单、智能交通、无人车等。
现在ETC本身是一个行业应用,但是下一步我们要进入停车场领域,一些跨界的问题已经和相关部门进行了一些探讨,将来实现的途径是有这么几种,一是申请国务院批准相关文件,允许ETC扩大跟车辆有关的应用范围。二是,允许成立全国性或者区域性ETC停车场运营公司。
4、和银行、金融机构探讨如何去做深度的融合
关于ETC金融化,金融化实现最终的方式会把ETC作为更通用的应用,加速体系开放,促进ETC+金融业的融合,包括高速公路,停车、车生活等相关方面的应用。通过更开放的管理环境鼓励ETC"百花齐放"式的发展。
5、关于市场化的考虑
核心是形成一个全国性大市场,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去合理推进ETC发展。
※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推动ETC停车场应用;
※联合各省市和相关的互联网机构、金融、保险等相关的企业形成创新联盟、创新实验基地的模式;
※建设全国ETC客服体系,满足客户多样需求;
※探索建立新型发行体系,带动行业与业务持续发展,研究电子标签统一发行与用户卡属地发行相结合的发行体系,推进电子标签社会化发行;
※探索汽车前装、预前装,包括个性化产品应用方面。
6、生态圈
前面提到了标准化、一体化、金融化、市场化、安全化,最后一个是生态圈,通过五化加上生态圈,来为行业、产业带来一些新的发展契机。
生态圈发展包括,推动高速公路ETC行业在系统、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大力创新;建设更多ETC车道;探索在线密钥以推进支撑停车场多应用,打造一个能上高速,能下停车场的完整的ETC缴费和出入管理应用场景。
ETC本身具备了汽车自动识别和交通电子支付两大基础功能,也符合"绿色"交通和汽车智能化、电气化和联网化的趋势,可以在这些方面做更深入的工作。
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夯实ETC联网基础,非现金交易率达到50%。让路网运行更安全畅通,让公众出行更加的便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