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通往RFID的道路荆棘密布,但国内部分政府、企业已经开始等不及RFID的成熟,他们要率先享受RFID带来的便利。
标准无法统一、成本过高、投资回报不明显、应用需求不足、RFID标签读取率不高、把RFID仅当作技术手段……业内人士对RFID技术的应用有着太多怀疑。但这丝毫没有阻碍国内部分政府、企业对RFID的投入热情。铁道部、香港机场、广州、上海、四川政府、中国重汽卡车公司、杭州卷烟厂和昆明市烟草公司已率先采用RFID技术,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例如铁道部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是我国最早应用RFID的系统,也是应用RFID范围最广的系统。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铁道部在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建设中,就最终确定RFID技术为解决“货车自动抄车号”的最佳方案。采用RFID技术以后,铁路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统计的实时化、自动化,降低了管理成本。据相关报道,自动抄号后,货运物流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3亿多元。再如,中国重汽卡车公司全面启用的车辆智能电子标签把整车的产、供、销和售后服务贯穿成一体,从而实现整车物流信息化管理。采用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但能够彻底解决整车生产、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难题,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克服售后服务、质量跟踪和索赔等方面存在难以掌握的现象。
而杭州卷烟厂电子标签的采用,则首次实现了卷烟产品以托盘为单位的自动堆垛、出库扫描和商品到货确认等功能,有效解决了企业自动化生产流程、复杂库存管理和以托盘为单位的企业间的物流周转难题,并提高了出库扫码和商业入库扫码的速度、准确性和物流的运行效率,解决了拆托盘、装托盘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现场控制困难等难题。
正如Garnter公司分析师所言,RFID除了数据快速、准确获得和采集以外,还有如下好处:一是把货物发运的过程和发票处理的过程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整个交货和支付或收账的过程自动匹配,给企业节省很多时间和成本;二是可以控制店内存货,可以和厂商协商,货到付款,减少存款积压的资金,降低财务费用;三是发挥其监控的功能,比如在零售业中,可以在确保进行技术检验时会万无一失,企业可以通过RFID监控其所委托的企业是否真的检验过;此外,在恶劣的环境中比如产品摔坏、灰尘多或是集装箱内部,条形码无法使用,而通过RFID技术可以监控资产是否及时返还公司,第三方采集的信息是否准确等等。
但这些政府、企业在采用RFID技术的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和隐忧。如铁道部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目前还是封闭的,无法和其它系统相连接。如果系统开放,将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有利于RFID技术得到更有效地应用,有利于物流与信息的有效整合。再如,广州、上海、四川虽然给生猪及猪肉刻上了电子标签,但对于市民来讲,价格和电子标签阅读的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近似原因,香港机场管理局也由于成本过高和读取率较低,导致RFID计划并未获得航空公司的普遍支持,测试成功尚需时日,正式运营更是遥遥无期。
这些问题是RFID在推广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连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美国沃尔玛集团也并没有很好的调和这种矛盾,最终导致RFID应用计划放缓,而国内的零售大腕物美集团对RFID技术也是喊得多做得少,没有真正应用起来。
美国Eyefortransport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外影响RFID应用于物流管理的阻力中,最突出的3个因素为成本、标准和需求。其中,“成本”因素被认为是最大的阻力,占49%;“无法统一标准”因素紧随其后,占36%;“是否有必要用RFID”的需求因素则占32%。政府、企业对采用RFID技术的心态可见一斑。
Garnter公司更是对目前采用RFID技术的企业持不乐观态度,该公司断言,2004年投资RFID的企业,在2007年将有50%会遭惨败。并预言,RFID技术在2017-2018年才能广泛实施。
因此,其他政府、企业在赶赴这顿盛宴,采用RFID技术之前,最好应三思而后行。
铁路全面实行RFID监管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是我国最早应用RFID的系统,也是应用RFID范围最广的系统。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铁道部在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建设中,就最终确定RFID技术为解决“货车自动抄车号”的最佳方案。
ATIS系统由4部分构成:一是货车/机车RFID标签。安装在机车、货车底部的中梁上,由微带天线、虚拟电源、反射调制器、编码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每个电子标签相当于每辆车的“身份证”。二是地面识别系统(AEI),由安装在轨道间的地面天线、车轮传感器及安装在探测机房的RF微波射频装置、读出计算机(工控机)等组成,对运行的列车及车辆进行准确的识别。三是后台的集中管理系统(CPS),车站主机房配置专门的计算机,把工控机传送来的信息通过集中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存储和转发。四是铁道部中央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是全路标签编程站的总指挥部。把标签编程站申请的每批车号与中央车号数据库进行核对,对重车号重新分配新车号,再向标签编程站返回批复的车号信息,即集中统一地处理、分配和批复车号信息,就像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这些组成部分中,将标签顺利识别并将数据传到后台是关键。当列车即将进站时,列车的第一个轮子压过开机磁钢时开始计数,大于等于6次时开启微波射频装置(微波射频装置在没有列车通过时保持关闭状态)。微波射频装置开启后,安装在轨道的地面天线开始工作,向急弛而过的列车的每辆车厢底部的RFID标签发射微波载波信号,为标签提供能量使其开始工作。标签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将标签内信息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通过调制器控制微带天线,开始向地面反射信息;地面天线立即接收反射回的标签内信息,并传送到铁路旁的探测机房;由机房内无人值守的地面读出计算机(工控机)将接收到的已调波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处理和判别;然后将处理后的信息送入车站机房的CPS集中管理系统。当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的轮子压过关门磁钢后,关闭射频装置。CPS系统对多台地面识别设备进行管理,按照铁路TMIS的通信协议规程,将识别后的信息向铁路TMIS等系统传送,即有目的的存储转发。
过去,国内铁路车头的调度都是靠手工统计、手工进行,费人、费时还不够准确,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在采用RFID技术以后,铁路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统计的实时化、自动化,降低了管理成本。据相关报道,自动抄号后,货运物流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3亿多元。
但美中不足的是,该系统目前还是封闭的,无法和其它系统相连接。如果系统开放,将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有利于RFID技术得到更有效地应用,有利于物流与信息的有效整合。
香港机场RFID计划受阻
香港机场管理局本希望借助RFID新技术,提高行李包裹的吞吐效率,从而达到更加节省成本的目标。但由于成本过高和读取率较低,该计划并未获得航空公司的普遍支持,测试成功尚需时日,正式运营更是遥遥无期。
据了解,香港机场管理局对RFID技术有着巨大的业务需求:随着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量不断增加,正在使用中的行李输送系统,其负荷量已接近饱和。要确保机场最终处理能力每年达到8700万人次(即每天24万人次)的目标,有必要采取RFID技术代替。
香港机场管理局早在2003年就开始考虑测试、部署RFID技术, 其测试中的RFID行李输送系统,设计容量为每小时可处理13000件行李,而香港国际机场目前平均每小时的实际处理量为6500件,在高峰日处理量则为每小时8000至8500件。以机场每年客量以一成速度增长,新系统足以应付10年内的行李输送需要,如通过软件升级等程序,最终亦能处理每天24万人次的客量目标。
香港机场管理局RFID计划原打算在2005年初推出。但由于未得到航空公司的普遍支持而“搁浅”。
香港机场管理局香港机场管理局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现阶段使用的卷标成本太贵,香港机场管理局现时在处理行李运送的条形码卷标,每个售价仅为15至25美分,但使用RFID的成本较前者高数倍以上,所以很难说服航空公司合作采用RFID技术。另一方面在于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在测试中的系统,卷标成功读取率只有85%,效果并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航空公司与之合作的积极性,香港机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读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七以上方能为航空公司接受。
烟草RFID也“疯狂”
杭州卷烟厂和昆明市烟草公司率先在烟草行业采用RFID技术,以加强烟草生产、加工、存储、运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005年9月20日,杭州卷烟厂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暨卷烟成品托盘出库电子标签(RFID)应用系统成功验收,该系统成功解决了卷烟成品托盘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据了解,杭州卷烟厂“决策管理系统”于2003年12月正式启动,经过近1年的试运行,性能良好,实现了与企业现有的ERP系统的集成与整合。特别是出库扫描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以大容量、超高频电子标签为信息载体,首次实现了卷烟产品以托盘为单位的自动堆垛、出库扫描和商品到货确认等功能,有效解决了企业自动化生产流程、复杂库存管理和以托盘为单位的企业间的物流周转难题。
杭州卷烟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整套系统已经全面实际运行数月,使用部门反映良好,整体运行情况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尤其是电子标签的采用,提高了出库扫码和商业入库扫码的速度、准确性和物流的运行效率,解决了拆托盘、装托盘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现场控制困难等难题。
而昆明市烟草公司也在近期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对其卷烟配送中心进行了数字化建设。该公司配送中心的数字化仓库,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托盘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卷烟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入库时,货物在传送带上经扫码后,直接堆放在托盘上,由在系统控制下的提升机自动将该托盘送到相应楼层,最后叉车将托盘送到系统分配的货位存放。出库时,叉车根据系统指示,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将目标托盘送到提升机,再送至分拣中心进行分拣。昆明市烟草公司通过RFID技术对托盘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减少了卷烟货物的搬运次数和破损机率,提高了运行效率。实施数字化仓库项目以前,完成 4000件卷烟第一次出货工作需要约3-3.5个小时。该项目完成之后,这一时间已缩短到2个小时左右。
鲜肉打上“电子标签”
食品安全,牵动亿万民心,为充分保证食品质量,广州、上海、四川已经开始给生猪及猪肉刻上电子标签,欲筑肉类安全“防火墙”。
电子标签可以跟踪猪的养、宰、售全程,可以说是猪的“电子身份证”,里面产地、饲养过程和质量标准等一目了然。据了解,私宰肉曾一度侵占广州肉市七成天下,如何监管,令有关部门头疼不已,虽招数不断,然未见全功。原因固然多样,但与猪肉监管更多地集中在流通环节,而生产环节即源头难以企及不无关系。因此,广州市政府在2005年10月启动了电子标签计划,为猪肉挂上了RFID标签。
而六成猪肉靠外地供应的上海,此前也已开始给10家外地猪场生猪戴上电子标签“耳环”,其市内大型猪场也在推广。每头生猪生长过程中生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都“记录在案”。超市里最终卖出的每块猪肉,包装上的条形码也将同标签挂钩。消费者一查,这块猪肉的身份、来历、质量等情况就可一目了然。
最近,四川省为解决在整个生猪养殖、销售等各个环节上的安全监控,也联合了实华开公司对全省生猪产业采用RFID技术管理,以确保消费者吃到“放心肉”。据了解,该省是我国最大的生猪产区,2004年出栏生猪8151万头,外调生猪2000万头左右,全省出口生猪价值1.2亿美元。而目前,已经有3万头生猪被植入RFID芯片,成为首批受电子标签全程监测的“安全猪”。
对市民来说,目前区分“放心肉”与“安全猪”,主要看猪脊背上有无长条形印章。这虽然直观简便,但私宰猪贩要找个印章来盖却很容易。而电子标签防水防磁,很难被复制或假冒。可以说为食品质量和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电子标签应用还是在两方面让市民担忧:一是价格问题。私宰肉有生存空间,甚至大行其道,与它同放心肉的价格优势有很大关系。放心肉价格普遍高于私宰肉。采用电子标签后,会不会拉高放心肉价格,如何降低其上市成本是其能否被推而广之的重要条件。
二是阅读问题。电子标签的内容需由专门的阅读器阅读,市民在选购放心肉时,电子标签反不如印章方便直观。如何让市民便利地获取信息,也应是有关部门在制度设计和技术设计时,多加考虑的事情。
中国重卡启用智能电子标签
2005年9月,中国重汽卡车公司(简称中国重卡)技术部开发完成的车辆智能电子标签工程在卡车公司全面启用,这是我国重型卡车行业首次使用RFID标签。
车辆智能电子标签被形象地称为车辆的“身份证”,车辆智能电子标签把整车的产、供、销和售后服务贯穿成一体,从而实现整车物流信息化管理。采用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但能够彻底解决整车生产、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难题,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克服售后服务、质量跟踪和索赔等方面存在难以掌握的现象,通过读取车辆智能电子标签存储的信息,所有内容一目了然,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信息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据了解,中国重卡技术部开发的车辆智能电子标签具有九大功能,即包含该车辆的订单号、车架号、内部车型号、合格证编号、合格证车型号、VIN号、发动机号、出厂日期、保修卡号等九项最重要的信息。它不仅完全兼容了技术部前期开发的物资条码管理系统,而且还与生产管理系统、整车质量档案管理系统、整车库存管理系统、售后服务"一线通"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系统相互支持,数据信息共享,真正做到了整车生产、质量检验、出入库、售后服务和维修等一系列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经过实践检验,该车辆智能电子标签系统操作简单,只需要由专人使用具有无线通信装置的手持机,对该车辆进行相关扫描,同时将扫描的信息发送到车辆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即可完成。
该智能电子标签就像贴在卡车上的身份证,记载着车辆信息,实现对整车物流和信息流的跟踪控制,使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流管理达到合理、流畅、紧密结合的效果和作用。